第7部分(第1/4 页)
五张棋谱,每一局都精彩绝伦,三个人一直讨论到中午吃饭,才依依不舍下了楼。暑假这段日子,本来是由许洁带的兴趣班,无奈她近来大勇,接连被选入女子赛事代表,正官庄杯与翠宝杯表现不俗,至今一路前进,仍在韩国比赛没有回来。女子个人赛积分也不停前进,由于段位赛赢多败少,已经成功升到四段。
于是最近运气不佳的陈晨便成了兴趣班的临时老师,这天课一上完,也和他们一同吃饭。
还是那家常去的饭馆,叫了尹若寒爱吃的鱼香肉丝,杨文晴的西红柿炒鸡蛋,陈晨的酱烧茄子和韩越之的青椒土豆丝,四个人好久没有聚到一起,所以吃饭时气氛很好。
等菜的功夫,陈晨好像想起什么,若有所思问韩越之:“暑假有啥打算?反正你也一定能考上一中,这几个月就空着了。”
韩越之笑笑:“我都不知道自己一定能考上,陈老师太看得起我了。不过这三个月我想主要精力都放在围棋上,”他转头问尹若寒,“这段时间你在家里吗?”
“在,”尹若寒眼睛一亮:“快,过来陪我住吧,我要待到七月底才补完课,升段赛八月中旬才开始,不着急去。”
韩越之点头,有朋友的感觉真好。
看他们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陈晨无奈了:“我说的不是这个事情。”
“越之,你知道希望杯业余围棋赛吗?”他说,然后看向韩越之:“今年的希望杯是本市棋院和晚报举办的,有十八岁以下组,你要不要试试?”
韩越之愣了一下,有比赛吗?可是他才学了一年,要是输给小孩子,太丢人了。
“试试吧,我们刚学的时候也是满世界打比赛,一开始老是输,不过多比赛,挺锻炼人的,围棋毕竟是个竞赛项目。”尹若寒鼓励他,旁边的杨文晴也点点头。
一般少年组的比赛都安排在寒暑假,尽量不影响学习。希望杯正是报名的时候,比赛是在七月底,经过预赛,半决赛和决赛,最后决出少年组冠军。成人组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棋士更多,决赛比少年组晚。
他当天回家收拾好东西,第二天就又搬到尹若寒家,当日下午,陈晨就不知道从哪里弄了辆桑塔纳,载着他和杨文晴去了棋院。
本市棋院坐落在东南角,位置有些偏,附近也并不是繁华中心,因此比较清静,轿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在一栋六十年代的四层老楼前停下了。
碧绿的爬山虎覆盖了大半个楼房,大门口的X市棋院四个大字倒是挺新,虽然整体看去没啥特别,不过棋院附近环境清雅,有一个挺大的公园,里面的石桌石椅不少,倒是个下棋的好地方。
他们来的时候,已经有许多人在门口等着,有父母带着孩子,也有些年轻棋手三三两两坐在门口的石台子上下棋。人虽然不少,但是并不混乱。
十年前的本市棋院还没有那么多人气,直到李显茶和夏锐翔相继在此驻扎,棋院也便随之火了起来,学棋的孩子多了,比赛多了,围棋氛围是更好了,渐渐赶上另外四个围棋大市,一并得了个北五市的名头。
杨文晴在旁边解释道:“希望杯每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各地轮换,都是由当地棋院和晚报出资组织,算是比较大的全国性业余比赛,所以人很多,水平也差不到哪里去,越之你要加油啊!”
韩越之点点头,手里捏紧了书包背带。
报名的时间还没到,人们都在门口等着,韩越之左看看右看看,好多孩子只有六七岁,说实话还没到懂事的年纪,就已经能够来参加围棋比赛了,这就是围棋的世界啊。
他们三人闲聊着,偶尔有道场的学院过来报名,看到他们,还会跑过来打招呼,突然听到一个有些陌生的声音喊:“咦,陈四段,杨二师姐,韩小师弟,你们都来啦?好久不见了。”他这么一嚷嚷,附近的人纷纷抬头张望,陈晨狠狠瞪了他一眼,默默后退两步。
韩越之和杨文晴满脸黑线地抬起头,就看见李显茶的弟子王一白冲他们挥手,他身后跟着李慕,低着头慢慢往这边走。
一看见他,韩越之心里就咯噔一下,看着低头不语的李慕,自己也不能显得太没礼貌:“你们也来的挺早。”
杨文晴适时微笑:“王师弟,别那么客气,叫我文晴就好。”然后跟李慕打招呼:“李师弟,好久不见了,考得怎么样?”
李慕抬起头,大了一岁,他好像没有变化很多,除了稍微高些,脸的轮廓一如年少,清秀得很。
“恩,好久不见,我考得还行,杨师姐你呢?”他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