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各国代表都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做了充足的准备。英国代表怀揣着“凯恩斯计划”而来,但是这个计划却遭到了美国的反对。原来,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美国也准备了一份详细的方案——“怀特计划”。于是,一场关于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控制权的争夺战展开了。
其实,对于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控制权的争夺早在“二战”期间就已经开始了。而在那个时候提出“战后货币体系计划”的国家既非英国,也不是美国,而是法西斯德国。
1940年7月25日,在希特勒发布进攻英国本土的命令之后不久,德国经济事务部部长、德意志帝国银行行长冯克就提出了重组战后德国和欧洲经济“新秩序”的方案,称为“冯克计划”。
在“冯克计划”中,针对货币建设方面,他提出了实行多边贸易和清算体系的构想,并让欧洲各国货币与德国的马克建立稳定的关系,同时在柏林设立清算中心,实行各国货币间的固定平价。
这一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黄金作为国际货币的作用,并建立以马克为中心的欧洲货币体系,从而实现德国对欧洲的控制。后来,由于德国沦为战败国,“马克”就这样很不幸地失去了国际储备货币的竞选权。
尽管德国的“新秩序”设想最终没有实现,但这一设想的提出却引发了英国战后货币计划的出笼。
1940年11月,英国政府请经济学宗师凯恩斯针对“冯克计划”进行“研究”,恰好凯恩斯本人对于国际货币体系也非常有兴趣。于是在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凯恩斯认为应该把“冯克计划”中“德国的名字换成英国”才精彩。
行动果断的凯恩斯随后就出访美国,并与一些重要人物交流了自己的设想。从美国返回伦敦后,他便开始着手制定战后货币政策的计划,并且在1941年9月8日提出了“战后货币政策”和“关于国际货币同盟的建议”两份备忘录。这两份备忘录作为财政部的政策建议,被提交给了当时的战时内阁重建委员会。
凯恩斯计划的核心是建立国际性的清算系统。他在计划中提出了建立国际清算银行的主张,并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行一种叫“班柯”的国际货币,且让“班柯”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各国货币则按照“班柯”来定值。凯恩斯认为各国应该把所有的外汇集中在各国的中央银行,而各国中央银行都在国际清算银行设立黄金账户,这样一旦进行国际交易时,则可以在国际清算银行进行清算。
凯恩斯的计划与设想反映了英国战后的利益要求,其中以“班柯”为国际货币单位,则是为了排斥其他货币的作用,从而抑制战后各国,其实“班柯”就是英镑的代名词。很显然,凯恩斯计划就是要建立以英镑为霸主的国际货币体系。
凯恩斯的计划赢得了英国上下的一致称赞,经济学家罗宾逊称之为“沉闷凝滞环境中的一股清新气息”。
然而,让英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加入战争后,其财政部也开始紧锣密鼓地争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控制权。实际上,美国早就开始涉足于国际货币体系事务,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控制权可谓垂涎已久。
小镇上的神秘聚会(2)
1941年12月14日,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指示其助理怀特“准备一份有关盟国稳定基金的备忘录和计划”。怀特是一个深谙货币系统运作的人,他曾经在1935年促成美、英、法达成三方协议以稳定汇率。在接受上级指示后不到两周的时间,怀特就拿出了计划的草案。 1942年5月15日,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正式向罗斯福总统提出了怀特的具体计划。“怀特计划”的重点是稳定基金与建立世界银行,他要求各国建立一个统一的基金组织,而基金组织成员国实行多边贸易支付体系,并且放弃外汇管制。
在“怀特计划”中并没有建议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而是建议以黄金定值,从而确定各国货币之间的关系。其实,这也是“怀特计划”的高明之处,因为当时美国已经拥有世界黄金储备量的75%,俨然已是世界上实力最雄厚的经济大国,而怀特提出黄金定值无疑就是要让美元成为最稳定的货币。摩根索曾野心勃勃地宣称:“要使世界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入美国财政部。”
在召开会议之前,英国为了占得先机,曾在1942年2月主动联系美国,希望能与其探讨战后国际货币政策的问题。由于那个时候美国的“怀特计划”尚未成型脱胎,因此美国一直极力搪塞。直到七八月份,英美才开始正面的交锋。
由于当时英国已经负债累累,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