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 *
从一出生,我们就认定他是上苍赐给的奇迹。
世代以来,我拓跋氏一族中再没有比他完美的天才,即使杰出如先圣孝武帝、先祖文宣王。
他并不爱武,日以博览群书为乐,对汉人的诸子百家哲圣先贤无一不通。但,自他六岁时我教其习武,一切武功要诀与招式无不一点即通并举一反三,内息修为更是在他八岁那年便已与我持平。
也在他八岁那年,我每有征战便携其随行,开始是我将纸上兵法加以实例教他,仅仅一年后却成了他在征战中以兵法教我。
又因兄长多病不甚世事,全不知何时起,族中事,大到对外进退行止、小到彼此偶有的争纷心结,已皆由他决议解决。
无论何种情况,他谈笑间永远让人如沐春风,但又每每有如目见前事与未来,所言之下从无差误。
仲光,永远都可以让人信赖依仗,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只是,他会轻而易举更改了我们本来的愿想。
同样是建德元年之初,当然更是在武帝真正掌权之前。
那是一次宫变,那是我长孙一族所能拥有的最完美的一次机会——报家仇国恨、回归至高荣耀的机会。
那时候,宇文护部属多遭贬逐,周室出现短期的权力真空,实权在握而倍受信任的我若真的有所动作,则绝对有极大赢面的。若再加上仲光天纵智能,则一切已成必然……
可是,十五岁的仲光,扬眉剑出鞘的惨绿年纪,他却已比我们所有人都成熟太多、睿智太多。放开了胸襟与怀抱,他看的那样远而深,更超脱出一切权名富贵的枷锁,就那样微笑着,他说服了我们所有人。
——那一回,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我诛杀权臣宇文护一家,即之交还兵权,将事实改写做为武帝从其王叔手中夺回旁落大权。
——交回的兵权,是放弃了长孙一族这永远不会再来的机遇,也是彻底放下了那些国仇家恨、而确定了自己臣子身份,确定天下至重的真义。
‘爱自代阴,来仪京洛,门传钟鼎,家誓山河。’魏晋以来,世族门阀大行其道,这样的评语被安给无数家族。
但,所有知道长孙一族的人都可以自心中确定,这个评语、我长孙一族担得尢是当之无愧。
* *
我是仲光的叔父,拥有他绝对的尊重;而仲光是我的家主,拥有我绝对的服从。在我与仲光之间,一直都会配合的天衣无缝,叫人赞叹欣茨。
是的,我们之间没有心结、没有芥蒂,甚至连个一点矛盾都没有。
我说甚至,是因我终究不够确定——在我和仲光,或者说是在长孙一族和仲光之间,有一个隐隐的、也许终有一天会成为矛盾所在的存在。
那个存在,是一袭紫衣,是兄长和大嫂以生命交换的生命,是仲光的同胞弟弟,我另一个超凡脱俗的侄儿。
他叫长孙晟,小字季晟——晟字寓意阳光、希望,茁壮和繁盛,是仲光为他所取。
很好的名字,可是驱不散季晟那天然的冷寂——他是那个古老而禁忌的预言中的冰蓝色魔族,且是最强大的那一个。
在他出生之前,久负盛名的袁天罡曾来到长孙家族,并一切告之。
我们都确定自己愿意为他的到来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是,我们更确定仲光在这所有献祭者之外。
可是,猝不及防,仲光在我们所有人之前,继兄长和大嫂后做了第三个接近他的人……
侥天之幸,季晟那可怕双眼居然自己闭上——仲光没有受任何伤害。
但后来,因袭种种原因,理所当然的,仲光肩负起了抚育季晟的全部工作。
是的,他比我们所有人都能做的更好,他绝对做到了更好。
只是,仲光做的太好太够,
甚至,我完全不能知他最终的底线……
为了季晟不喜介入人世喧嚣,他约定要与之远离尘俗、相携走遍山山水水,细看人世风光。
就是他十五岁时那场通道馆学士的应征,化身平民入宫,他的主意里竟是要避过几月后的家主祭典,让我去坐上家主之位。
——那是第一次,我们叔侄没有互商更无法达成一致的事件。
在武帝下旨召仲光入馆,并命为馆主之前,我讲明了仲光的身分和我的愿望——那是我们一族最大的希望,未来的家主,请给予他一个最好的安置。
武帝完全明白我的意思,仲光也看清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