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1/4 页)
回到北京,罗东进赶到医院,看见亲爱的爸爸神志昏迷,心里难过极了,眼里滚出了泪珠。罗帅睁开眼睛,看了看儿子,嘴唇动了动,说不出话来。
几天后,罗帅清醒了。看到儿子站在病床前,他问道:
“东进,你是到北京来实习吗?”
“不是,”罗东进说,“是回来看爸爸的。”
罗荣桓批评他说:“你不该放下学习,专程跑回来看我。”
罗东进分辩说,别的同学父母病重,也允许请假回家探病。医生和护士也帮他说话。罗荣桓仍旧不以为然地说:
“东进,你是革命干部的子弟,应该注意影响,严格要求自己啊!”
12月14日下午,离罗帅去世前两天,巧丽和腊娜到医院,看到爸爸的病况,都止不住流出眼泪。罗荣桓让两个女儿坐在床沿,拉着她们的手,断断续续地说道:
“不要难过。你们不小,要听妈妈和哥哥的话,长大了要长革命志气。”又吩咐罗东进说:“东进,要好好带着妹妹,跟着共产党干一辈子革命。”
12月15日,罗荣桓的病情更加恶化。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云和邓小平等人,都指示医院大力组织抢救。为了准备输血,总参、总政许多年轻军官,连日来守候在医院里。
下午,罗荣桓苏醒过来,拉着妻子的手说:
“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又慈祥地看着孩子们,吩咐道:“我一生选择了革命的道路,这一步是走对了。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爸爸就留给你们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
这些话,成了罗荣桓临终前的遗嘱。在他生命最后一息的时候,还惦记着教育子女,永远跟随共产党干革命。
1963年12月16日下午2时30分,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无产阶级忠诚的战士罗荣桓,心脏停止跳动,永远离开我们了!
罗荣桓一生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廉洁奉公。他也有情有爱,但他将个人的情爱融入到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的挚爱之中。“毕生战斗明敌我,人类庄严一典型。”(叶剑英《悼罗荣桓同志》)这也正是后人敬仰、崇拜他的奥秘所在。
4 攻打锦州与“林罗”之谜
正如刘邓大军曾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一样,在解放战争中,我东北野战军两位指挥员林彪与罗荣桓也被人们不断神化,“林罗”成了智慧、勇敢、胜利的代名词。可是有谁知道,在辽沈战役的关键时刻,罗荣桓为了战役的胜利,曾同林彪进行过多么激烈艰巨而又关系重大的斗争!由此结下的“林罗”矛盾,一直持续到建国以后。
4.1 代人受过
罗荣桓元帅一生中,多次与林彪共事。早在井岗山时代的1930年,罗荣桓任红四军政治委员,林彪是军长。以后在红军一军团,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在东北野战军,林彪是军事指挥员,罗荣桓负责政治工作。
罗荣桓胸怀坦荡,肚子里能撑船;林彪心地狭窄,眼里容不了一粒砂子。罗荣桓对林彪的为人十分清楚,遇到分歧,总是从团结出发,尽量尊重林彪,维护他的威信,但对重大问题从不退让,坚持党的原则。
1930年端午节前,正在红四军二纵队任政委的罗荣桓突然接到前委命令,要他出任红四军军委书记和四军政委。
罗荣桓的新任命,是毛泽东提的建议。当时,红四军的军长是林彪。林彪虽然打仗有些办法,但高傲自大,个性太强,谁和他在一起都很难共事。林彪担任二十八团团长时,几届党代表都被他闹得不欢而散。下井岗山时,上级又从三十一团调来何挺颖任二十八团党代表。何挺颖是一位非常好的同志,在打大余时,不幸负了重伤,毛泽东知道后,特意嘱咐陈毅转告林彪,要好好照顾,想办法把他抬走。可是林彪根本不听,也不派担架去抬,仍让何挺颖骑马,结果因伤势过重,从马上摔下来牺牲了。
后来,二十八团改为一纵队,党代表是谢唯俊。林彪对谢唯俊又是一肚子意见,三番两次到前委告状,硬是把谢给挤走了。四军代理军委书记熊寿祺走后,毛泽东就反复考虑四军政委的人选,考虑来考虑去,觉得必须选一位立场坚定、观念正确,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有宽广胸怀,善于忍让、谅解又能坚持原则的同志去担任。最后选后了罗荣桓,前委也完全同意毛泽东的意见。
上任后,罗荣桓深入部队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抓得紧,很快就解决了部队中的团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