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契 子
公元一*六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被清兵射杀于四川西充凤凰山,其余部由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率邻,进军贵州、云南。公元一*七年,起义军从四川綦江进入贵州,连下数城,所向披靡。孙可望与李定国盟会,决定“扶明抗清”。三月,李定国率农民军由贵州西征,攻陷平坝、安顺,在安顺与地方官黄应运歃血,发誓:“扶明无二心”。四月,起义军进至昆明……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惊风血雨
第一节 春来酒店
阴雨连绵,深山冷寂。
五尺山道,断于高坡白雾之处。道傍一茅屋酒肆,竹篱檐下,挂一草帚儿,门顶上有一暗红色灰旧匾额,“春来酒店”几字依稀可辨,门的两傍尚有一联:
将酒当炉 秀水名山得一醉
高朋满座 超凡脱俗话前缘
这店内二尺柜台后,掌柜的,是一矮胖子。瓦面环眼,狮鼻阔嘴,白绸边蓝布短襟,腰扎一黑布带,黑布长腰靴,正靠在椅背上,打呼噜。面前铁钩上挂着的熏猪头、烤鸡、腊肉,飞绕着绿头蝇,他也只是间或地用手里的蒲扇挥一下。
店的一张方桌后,只坐了位白须老者,驼背、眼花,从搁在桌上的有补丁的布囗袋里,抓了一把生花生,凑近了剥壳,就此下着面前的一碗酒。
店门囗蹲坐了一个戴破斗笠,衣衫褴褛的乞丐,手里拿着一个苞谷棒子在啃嚼着。
看来没有其他的来客,却让这一幕有种很别扭,有些不同寻常。
……
一陈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
打呼噜的掌柜睁开了眼,起身向外面的山道上望去,有雾遮住,看不清什么,但他的目光中却有一种莫测的含意。
白须老者手上揣着的酒碗正递到嘴边,停了一下。
只有那乞丐无动于衷地坐着,雨水打着他的破斗笠,吧吧地响。
—在这店的不远处的小镇上,有一官军驿站。小镇立有木制的牌坊和石垒的城墙,名曰:“思远镇”。要说这地方响起了马蹄声,多半从这镇上来的。
……
马蹄声刹时停住。一群戴红缨花翎斗笠,拎长枪,挎腰刀,胸前背后都有一个“兵”字的兵卒闯了进来,背上一人还有根长辫。
“掌柜的,打酒来。”三五吆喝,乒乓地乱坐。“什么鬼地方,天天下雨。”
掌柜的连忙起身,揣来一瓦罐酒,又在他们每人面前摆放了酒碗,“各位军爷,辛苦辛苦,天雨路滑,路上真不好走。”陪着笑脸,一一给每个碗里倒酒。“尝尝我这老店好酒‘千日春’,包位一碗下肚,舒坦全身,驱寒解乏。”
一个兵卒夺了瓦罐,“拿来,老子自己来。”
“我操,真他娘的,是不错。”
“喂,掌柜的,切些猪头肉来。”
几个清兵边喝边嘟嚷:“这老天爷不给脸,偏又要设什么卡子,蛮荒野地,怕的是虎虫蛇狼,山寨野人,那有什么逆党。”
这帮人吃喝着,掌柜的又去坐在那木椅上,靠着似又要睡着,但只要仔细盯着,就会发现他其实时不时不易觉察地露出眼锋,看外面的山道和这伙清兵。
白须老者咳嗽起来,拿了酒罐,又到柜台要酒。
乞丐似乎也从戴着的斗笠下面,偷看什么。
忽然,那边山道上,过来一支吹着呜呜响的芦笙的送葬的队伍,前面的一个人拿着火把,后面的举着纸钱吊杆,纷纷地撒了纸钱,黑柒的棺材上盖了红毡子,上面立了一只大红公鸡,孝子拿了龙竹孝棒,棺材后面跟了纸人、纸马、纸幡,被雨水淋得只剩了骨架,奇怪的是,队伍中没有女人哭丧。
喝酒的清兵们都站到了门囗看热闹。
掌柜的站了起来,象是伸手在柜台下面摸索着什么,白须老者用眼角瞟了一眼掌柜的。
“喂,站住,站住。”一挎腰刀的清兵头目吆喝着,过去横在路中间,这些清兵也都拎了刀枪跟了过去。
那边,送葬的队伍停住。
“哎哟,你他妈的找死是不是?”后面的一清兵被门囗蹲着的乞丐绊了一跤。
乞丐象没听见,一脸木然。
“回去,回去,这里不许通行了。”那清兵头目拎了长柄雁翎刀,指着那个拿钱纸吊杆的。
送葬的人都讲着苗语,头目听不懂,横了刀,“回去。”清兵们也都纷纷把长枪、腰刀指逼过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