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页)
因此,甄别良莠,去伪存真,对经济和行业的发展,对公众的正确引导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不专业不如做“砖家”,学者如果讲话没学问,用上海话说就是在摆“噱头”,不如改叫“噱者”。经济学家不懂经济,沦为利益集团的说客,索性改叫“经纪学家”。
2008年市场调整以来,自“爱国教授”抛出“买房爱国”宏论之后,有媒体报道:四位“著名”经济学家在南京共同作一场主题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房地产》的主题演讲,为南京房地产市场“传道授业”,历时2个多小时的演讲让现场近两百位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大呼过瘾”。我们看看其中一位既是著名经济学家又是教授的观点:“房地产企业在这场危机中必须有所作为。首先要明确社会责任,每个企业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解决资金的问题,而是社会责任问题。”
希望房地产企业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怎样作为,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这位教授并没有说清楚,斗胆推测,可能这位教授自己也搞不明白何谓企业社会责任,否则他就断不会如此建议企业面临经济危机时的优先次序了: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解决资金的问题,而是社会责任问题。
何谓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我看来,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营是基础,在此基础上,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是法律责任,这是底线,一个不守法的企业绝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其次,诚信为本,这在眼下的商业环境下既是最低的责任准则又是最高的责任要求。再者,对股东负责,这条很容易理解,但很多企业并非做得到,私营企业没问题,大量的国营企业就未必,大股东是国家,挖空心思钻空子的企业和企业家可不少;对股东负责的另一个含义就是要实现企业赢利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提高竞争力和产品的利润空间;最后,还要包括比如慈善、环保等软性指标。
显然,那位教授的言论忽略的是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如果没有一个正常运营的企业就不会有企业责任感这一说,如果企业不首先考虑解决资金问题,企业就可能面临破产倒闭,企业一旦倒闭,不但此前其客观创造的社会福利等将不存在,而要其承担任何内容的社会责任更是空谈。这么简单的道理,实在不明白著名的经济学家著名的教授怎么就不懂?
教授学者专家因其身份的特殊,往往能够左右舆论和引导大众,如果尽发表一些比如“买房爱国”和“先尽社会责任,后顾企业死活”等不顾基本常识的观点,就将错误地引导舆论和误导大众,这样的人越多,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如果这样的专家学者教授是故意为之,为某些利益集团摇旗呐喊,那造成的危害将会更大,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任志强若成全民公敌乃房地产业之悲哀
任志强和牛刀的笔仗应该算比较热门的,但这种现象,甚至可以说是可喜的,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没什么不好,说它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不为过。
笔者与任志强从未有过交往,和牛刀的关系,也仅止于一起作为嘉宾出席过一些论坛和活动,他们的辩论我无意掺和,但看到因辩论而引发的大众与媒体掀起抨击任志强的高潮,大有视其为全民公敌的架势,心里颇不是滋味。
任志强仗义执言,言辞犀利,敢于说真话,业界封他为“任大炮”,这个外号,笔者感觉十分贴切。他对相关政策的评述和解读也往往能够点中要害,至少在笔者看来够专业。
有些人喜欢断章取义,我想这在任志强被不断批评的现象上可能尤为典型。任志强的确说过一些常人难以理解或是过头的话举例如下:
房价30年等于没涨
“1978年大白菜2分钱一棵,现在2块钱,也增加了100倍。我们房价只增加了16�6倍,和工资收入相比,相差太远了,房子等于没有涨价。”2009年4月17日博鳌亚洲论坛上,北京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这样说。
北京的房价不应该下降
“我就觉得北京的房价不应该下降。”任志强说,以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北京的城市规划中规定2020年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现在已经提前11年实现,这是我们政府很重要的一个成绩。但同时,北京的土地还是按照2020年的人口数量来规划的,现在的人口已经超过了规划,土地规划却没有加大供给,所以房价不会下降。
我实际工资低于700万的1/10
房地产上市公司年薪排行进入公众视野,北京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以年薪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