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1/4 页)
此刻,石洞中众人已经知道事情不妙,俱自紧张的盯着悬棺上摇摇欲坠的秋波老妪。
“师太莫急,待老夫来助你一臂之力。”无灯教授说罢“噗”的一声放了个响屁,但见其长衫鼓起如风帆,一股浓郁的浩然之气从其胯下肉洞中徐徐泄出,强大的反作用力推动着教授身子冉冉升起。。。。。。
众人见状均愕然不已,鼻子里嗅到的屁味儿不香不臭、不腥不膻,不酸不甜、不苦不甘,乃是纯正的中庸之气。
大伙儿鄙夷的瞅了眼客家嬷嬷,老头和老太的屁咋就差距这么大呢?
无灯教授升上了数丈之后,身子略一下沉,“噗”的又一响屁在众人头顶上炸响。大家急抬头视之,惊讶的发现其长衫如雨伞般张开,里面竟然未穿内裤,白皙浑圆光溜溜的屁股前后各有一肉洞,后面的大洞张开了两片黑褐色的肉褶,浩然之气正是从那里释放出来的。
“奇怪,那里不应该是粪门么?”玄真子大惑不解。
“是肛门。”玄机子纠正道。
客家嬷嬷回想起了乔老爷也是这般模样,真是师徒一脉相承。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儒家功果然高深,修炼到极致竟然会改变肉体形态,老衲亦是头一回见到。”无欲老僧见状啧啧称奇。
浩然之气推动着无灯教授升上了悬棺,他潇洒的移步站在了秋波老妪的身旁,此刻,飘逸鼓起的长衫才缓缓的垂下。
“师太,风后的骷髅头亦正亦邪,此刻邪力正盛,待老夫加入中庸之气以中和其磁场。”无灯教授柔声说道。
秋波老妪感激的望着他,虽然几十年相邻素无来往,但关键时刻却得其相助,真是造化弄人啊。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无灯教授朗声吟诵着《正气歌》,双手重叠的压在秋波老妪的后手背上。此刻,竖洞天坑内回荡起七百多年前,南宋文天祥凛然大义的豪迈词句,充满了震烁古今的正能量。
石洞内鸦雀无声,人们静静的聆听着,那苍凉、激越的声音和其铿锵的节奏如重锤般震撼着众人的心房。
第三十七章 中庸之道
无灯教授的手按在秋波老妪的手背上,一股浑厚的中庸之气不急不缓的徐徐输入进风后骷髅头囟门之内。说来奇怪,鬼壶中的戾气竟然渐渐的平静了下来,口中的嘶鸣声也止住了,双眼眶内的血红色目芒一点点变淡,最后消失了。
中庸之道乃是中原儒家之根,源远流长。
相传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去鲁桓公庙观礼,见到一歪倾瓦罐,于是问守庙人:“为何不将瓦罐扶正?”
守庙人回答:“这是‘宥座之器’——欹,无水时倾斜,填半水则正,满水而又复斜。”
孔子闻言大为感叹,从而悟出“中庸之道”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者也,君子而时中。”该理论不久后便得到一次实践,证明其威力无穷。
南子是春秋时著名的美女,当了卫国国君的夫人。她听说博学多才的孔子来到了卫国,很想一见,于是便发出了邀请。孔子也早就耳闻南子的美貌,心中向往已久,但又怕自己的学生们说闲话,真的是左右为难。若是假装不动心,那便是伪君子,若是动了心,又成了登徒子。于是他决定用中庸之道来解决这件棘手的事儿。
与南子见面后,两人抚琴唱歌,谈论音乐。在优美的旋律中,一个眉目传情,一个暗送秋波,相互欣赏,心照不宣,如沐春风,只是用眼光来抚摸对方,用语言来辐射温柔,而不越雷池一步。既欣赏到了南子美貌,又不有损于自己的名节,“中庸之道”被证明在实践中非常适用。
以至于宋代著名大儒朱熹为此在《四书。中庸》加注中说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儒家功便是“中庸之道”在武学上登峰造极的体现,无灯教授的中庸之气不阴不阳,不温不火,不怒不喜,恰到好处,就连远古祝由鼻祖风后的磁场也能够接纳,可以说这是鬼壶有史以来第一次破例。
秋波老妪和无灯教授双双感受到了风后骷髅头温和的一面,而且正依照两人的意愿开始提取大洛莫骨骸中残存的生物信息。。。。。。
许久,二人同时撤回了真气,“哗啦”一下,大洛莫的遗骸散开掉入了陶坛中。
秋波老妪默默的合上了坛盖关好悬棺,然后纵身从绝壁上飞身跃下,但明显的气力不支,原本优雅的姿态有些走样,落地时还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