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第1/4 页)
——采用了极为低廉地地租,仅仅需要一成粮食收成即可,这远远低于大宋平均高达五六成地借贷和高达七成左右的地租,可以为陛下养民分忧略尽臣子的心意!”
“爱卿似乎一直很重视粮食储备,估计爱卿的食为天恐怕可以顶得上朕的广惠仓和常平仓了吧?!”
皇帝赵顼一直想要知道王静辉囤积如此多的粮食究竟想要干什么,若像兰台谏官所说的驸马造反,他是绝对信的——囤积粮食的地点十分分散,过却都注重大宋传统地灾害多发地区,这几年驸马的粮仓几乎等同于广惠仓,哪里有灾害发生,当地的“食为天”就直接调粮来平抑灾区粮价,并且积极配合当地的官府来赈灾。要是驸马的赈灾行动一直在有效延续,光是每年赈灾就足够中书省的相公们挠头的了。
“预防大灾!”王静辉严肃的说道。
“大灾?!大宋虽然这些年一直有灾害,应该会发生什么大的灾害吧?!”皇帝赵顼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非常敏感,毕竟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大事,这绝对是能够马虎的!
“圣上可曾记得臣说过游牧民族南迁是因为气侯变化使得他们原本的聚集地变得非常恶劣,而迫得已南迁?其实仅仅是游牧民族面临这种麻烦,就是我大宋也例外,过反映到我们所看到的景象便是旱涝灾害持续增加,次数密集,规模也会越来越大!更要命的便是越是碰到大旱年景,伴随发生的还有……”
“蝗灾?!”当皇帝赵顼自己替王静辉说出“蝗灾”两字的时候,脸色都变得有些苍白了,古代科学技术虽然发达,但凭借经验也知道蝗灾和旱灾的关系极为密切,旱灾越严重,那蝗灾规模就越可怕,可怕的止是蝗虫过后粮食绝收,对于皇帝来说还有一层更要命的寓意——上天对施仁政或是做错事情的皇帝一种警示!
“错!”王静辉沉声说道:“臣所聚集了为数少的粮食,其存粮敢说比肩国库,但绝对是平常商人所能够相比的。臣就是打算多多积累粮食,一旦发生灾害便立刻救援——臣对大宋的地方官是很放心,尽管圣上三令五申的保证广惠仓的数量,但官员有的是办法从中钻空子,他们靠住!一旦灾害来临朝廷无力赈灾,那后果堪设想,必有李顺、王小波之徒从中祸乱,最后倒霉的还是百姓和朝廷!”
第一第二百五十八章统计局
皇帝赵顼犹疑的说道:“爱卿未免太过小心了!”
“小心能够驶得万年船!圣上,臣知道御案之上关于臣囤积粮食意图轨的奏章已经堆积成山,但臣还是能放弃,臣心中总有种是很好的预感——大灾很可能就会在近两三年之间发生,也许是水灾、也许是旱灾,过无论是什么灾害,一旦危及京畿重地那都会变成一场灾难,臣私下揣测即便是王相也愿意在变法的关键时刻出来一场灾害来搅局,这样仅仅是天下人的唾沫也足以使变法夭折!”
治平二年的那场大雨,虽然皇帝赵顼那个时候还是皇太子,但却清楚的看到了王静辉在那场灾害当中近乎完美的表现,对于驸马“能掐会算”的本事印象极为深刻,过他也知道王静辉并是每次都很“灵”的,至少这几年当中驸马便没有对灾害发出过任何预警,这让皇帝赵顼心中既感到有些十分可惜又同时松了一口气。过现在王静辉又如几年前那样非常肯定灾害将会降临大宋,这得让他又回想起往事,心中也变得十分警觉起来。
对于治平二年的那件事,王静辉心中还是认为自己出了晕着的,过好在有“神人诸葛亮”在前,自己遮掩的又好才至于给自己召来麻烦。过让北宋最受打击的大旱灾再有两年就要来了,他也想再沿袭几年前的那种方式来对付旱灾,现在正好是给皇帝赵顼打预防针的时候,毕竟这几年大宋大灾小灾断。出来一次大旱灾也没有什么。王静辉正好以此为借口进行布局。
“爱卿可有何对策?!”
“这种事情只是臣担心所致,到变成现实的时候,连臣自己也能够肯定,所以预防灾害一定要隐秘执行,然会给人以口实,对大宋利!”王静辉说到这里地时候抬头向四周看了看,周围地宦官离他们最近的也有二十步远,是可能听到他和皇帝的谈话的,这也要归功皇帝赵顼一直很在意自己和驸马相处时候谈话的私密性——谁也能肯定这个年轻的驸马嘴里面会会说出一些极为机密的事情。所以每次谈话的时候他都是把内侍支的远远地。
“除了在各地囤积粮食之外,臣也做了一些安排——现在沈括主持的汴河疏浚工程马上要开工了,若无意外的话,汴河工程完工后仅仅是提高了运力和淤田万顷,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汴河抵抗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