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大明姬发(第1/2 页)
伯邑考就是封神榜里西伯侯姬昌被做成肉酱的嫡长子。 周武王就是姬昌的嫡次子姬发。 帐内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同一个人,朱樉被火辣辣的目光盯的毛骨悚然。 他很想破口大骂,刘伯温这老神棍是不是手生了,把他一个立志当大明李二的美男子算成捡漏的姬发了。 一个嫡长子,一个嫡次子。这已经不是暗示,这他娘的叫明示。 朱元璋很庆幸刘伯温没死,而另一个当事人后悔极了,巴不得老刘头当场暴毙。 朱元璋一脸厉色站到火堆前,眼里杀意盎然。咬着后槽牙道:“把你所有龟甲拿出来,给朕接着算。” 刘伯温面色平静从百宝袋里倒出十几个龟甲,在朱元璋一个个查验后,放进火堆里重复了十几遍。 一一放在桌上,不说话将竹简放在桌案上。 朱元璋看着这十几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烧出来线条和图案一致的甲骨。 他就是不认识大篆也看懂了。因为跟第一个差别可以说微乎其微。 朱元璋喘着粗气,面色铁青道:“这是什么意思?朕不准,哪怕是老天爷,朕也要下圣旨驳了他。” “寿缘富贵皆是命数,还请陛下放开执念。” 没想到最先看开的反而是外表柔弱的马皇后。 别看平日里朱元璋、朱标父子俩在执政理念上冲突不少,在座的无不知道朱标在朱元璋心目中的位置。 与其说是他的儿子,不如说他理想和抱负的延续。 帐内一时间陷入诡异的宁静。 朱樉起身拎起拳头,将十几个脆化的龟壳「砰砰」砸碎。哈哈大笑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大哥正值青壮没病没灾,尔等哭丧着脸是为何啊?” 气氛刚一打破,老丈人徐达抱拳道:“主上当初带咱们出来打天下前,都是濠州治下乡野村夫。臣等不是农民就是马夫,那年月不是洪灾就是蝗灾,如果真信命那我等不用辛辛苦苦起兵反抗暴元,全都学着老夫子们悬根白绫吊死在梁上多好。” 徐达是某人老丈人,他说完后,刘伯温接着道:“陛下,这命运本随时势而变化。如果当初陛下没有踏出皇觉寺,今日何尝不是芸芸僧尼中的一人呢?” 听到刘伯温的话,朱元璋缓和了一些。屏退了众人,帐篷里只有他和刘伯温两人。 篝火中窜出的火苗,映照在朱元璋饱经风霜的脸庞,他的瞳孔里满是森寒。 刘伯温颤颤巍巍道:“不知陛下留下老臣所为何事?请圣上明示。” 朱元璋是个铁血皇帝,立国之后下令所有重臣充当东宫班底,他在朱标身上寄托了一切希望。 他声音低沉道:“朕想问你如果秦王薨了,可否能保我儿安然无恙?” 同样是亲生子,这明显的弃车保帅行为,让刘伯温这个局外人顿觉胆寒。 “回禀陛下,这天命气运不以一人为定数,就算秦王死了,老臣万万不敢保证是否会转移到其他王爷身上。” 这句话令朱元璋犯了难,可以狠下心杀死一个儿子,但不可能将所有儿子一同杀死。 “你下去吧今日之事如果传于他人,朕夷你九族。” 刘伯温如蒙大赦离去,孤身站在火堆旁的朱元璋望着南京方向失魂落魄。 刚回到营房内,刘伯温就发现朱樉坐在帐中等候。 朱樉一脸平静,手上拎着一壶酒对敏敏说道:“麻烦夫人,若有密探靠近营帐五十步内直接射杀。” 敏敏背上弓转身离去后,他指了指火堆旁说道:“老刘头坐下聊。” “不知大王深夜前来有何要事?” 刘伯温并排而坐后,朱樉将牛角杯斟满递给他道:“老刘头,你这卦算的真是太过实诚了,本王差点给你害死。” 双手举杯一饮而尽后,刘伯温笑道:“不是大王称赞老臣「不惟上意,只唯真理」吗?” “这占卜一道能哄骗愚夫愚妇但是欺瞒不了上天。臣为大明江山占卜自然实话实说又有何错?” 闻言朱樉气结,这老刘头是不是听不懂客道话?怪不得朱元璋对他又爱又恨。 “孤对你有救命之恩,你老刘头却恩将仇报差点给本王带来杀身之祸。” 见到朱樉对君臣谈话了如指掌,刘伯温好奇道:“当时帐中只有陛下和老臣二人,大王是从何得知?” 朱樉一脸冷笑道:“我和陛下朝夕相伴一起生活了十六年,在老头子心目中只有皇后和太子二人是亲人。孤和诸王只是臣子。” 刘伯温略微思索道:“那大王为何猜测陛下因一句预言就动了杀心呢?或许是大王自己胡思乱想而已。” 对方死不认账,朱樉面沉如水道:“杀一子稳定江山社稷这种事,别的开国皇帝干没干过我不知道。但孤的父亲一定做的出来。” 既然话挑明了,刘伯温已不再隐瞒道:“天命不在太子,无论陛下怎样施为犹如抱薪救火一般无济于事。” “大王有天命护体自当稳如泰山。又何须徒增烦恼?” 作为后世人朱樉当然知道大哥朱标当不了皇帝,可他是十多年的老党员,你跟我说天命,那我的跟你一个老神棍好好聊一聊唯物主义价值观了。 “什么狗屁天命,不要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