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页)
八荒,六合一统,千古一帝;秦是始,人在此,夺了万世萧洒!!!
雄才大略汉武帝,童言无忌“金屋藏娇”,慧眼识英雄,大将有卫青、霍去病;大史学家有司马迁,大经学家有董仲舒……“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中国正统,影响中国二千多年之久。年少轻狂的武帝雄心勃勃的时候,改革却遇到了极大的阻力。由于“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实行了六七十年,但武帝已看到了危机所在,急需改革。但是阻力主要来自“顽固派(保守派)”的太皇太后窦氏,也就是武帝爷爷汉文帝的皇后。从他被立为皇后到这时,已经有四十年之久,因而在宫中地位极高,权势极大。窦太后对汉武帝的一系列改革极为不满,她不断用自己的势力干扰武帝的改革。但是这时武帝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和自己的奶奶较量,16岁的武帝满怀雄心壮志却无法实施,心中甚是不快。但武帝并非弱者而是一个强人,只有积极地养精蓄锐(潜龙在渊),等待时机(潜龙勿用),再展宏图(飞龙在天)。公元前135年,太皇太后病逝,苦苦等待了六年的武帝终于摆脱了束缚,开始了伟大的革命。武帝征伐四夷,开疆拓土,抗击匈奴,打通了伟大的“丝绸之路”连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东方大汉帝国和西方罗马帝国的道路,联结欧亚非三个大陆,推动东西方文明融会交流,使之成为世界史和人类文明史演进的大舞台。大汉雄风远播世界,她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称!!!然而武帝好大喜功,穷奢极欲,信惑神怪……白发晚年“巫蛊之惑”,痛失妻子、儿女,落得孤家寡人,“归来望思”悼念太子;“轮台悔过”一代雄主。“我为什么还在等待?我不知道为何仍这样痴情?明知辉煌过后是暗淡,仍期待着把一切从头来过!每个梦里都有你的梦,共同期待一个永恒的春天!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成为灰烬,让一缕缕火焰翩翩起舞,那就是你最后的倾诉!!!”
鲁迅先生看到麻木不仁,颓废没落的中国人,不禁大声《呐喊》,弃医从文指出中国人的软弱与病态,希望把自己超越时代的思想诉之与众唤醒我们,但是现在谁又记得鲁迅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老样子还是老样子,鲁迅无奈地陷入了《彷徨》。
湘江江畔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毛泽东站在湘江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栽为三截”。“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数*人物,还看今朝。”
英雄之死(二)
德国哲学家、诗人、狂人尼采远远超越了自己的时代。他说:“爱已死亡,……世界像过去一样运行着,只用它那甚至更加闪烁和寒冷的无情的星星看着我。他一如既往无声无息,无知无识地运行着,只有一件东西—人—死了。”1878…1888年,十年中,尼采游历了温暖而美丽的意大利,强人尼采经历了爱情的欢愉和失恋的打击,同时也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创作热潮,创作了五部重要著作。尼采说:“这便是生命亲自说给我听的秘密;‘看呵’,他说,‘我便是那必须时常超过自己的东西……”尼采想超越一切苦难成为超人,可是1889年,在都灵的大街上,抱住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尼采疯了;1900年,尼采死了,当时他才四十五岁。超人尼采狂妄地说:“上帝死了!上帝真的死了!是我们杀害了他,……你和我,我们都是凶手!”可是现在“强力意志”的“超人”尼采疯了,死了,投胎去了,不知道哪去了?可是,上帝依然活在每个人心中,尼采死了!
梵高生前没有人理解他,连一幅画也卖不出,死后他的画却身价亿万,这有什么益处呢?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人类的愚蠢,天才的命运为何如此悲惨???!!!
贝多芬,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痛苦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贝多芬的朋友与保护人,分散的分散,死亡的死亡。在一八一六年的笔迹上,他写道:“没有朋友,孤零零地在世界上。”耳朵完全聋了,在此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讴歌欢乐。可是贝多芬并不是懦夫,他是英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绝不能使我屈服……”他已捉住欢乐,他已战胜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