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第1/2 页)
文素的笑容僵了一下,因为她觉得这样的人可能已经存在。那样也好,太聪明的人,便该有个互补的在身边。说完这话萧端便离开了,之后文素再见他,已是很久之后。当然她从未想过会是那样的场景……一直到进入崇德六年,文素的身子才算大好,而那位“病源”贵族早已在入秋时一命呜呼。得知消息后,她准备将小筝送出府去,他却死活不愿离开。他害羞的时候像极了当初的刘珂,文素一时于心不忍就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上次萧峥写信给她时说齐简与秦蓉已经完婚,刘珂也在周贤达的撮合下相了一门亲,想来好事也该近了吧。她写了封信给萧峥,说自己这段时间一直忙着政务,四处奔波,竟不知不觉就过了这么久,以致于都忘了给他写信。很快萧峥就回了信,说他恰好也在忙,没写信也没关系,保重身体就好。信的最后说自己最近开始信佛,甚至还抄了一段心经给她。文素觉得不可恩议,怎么也无法将他跟佛教联系到一起,于是笑着回信,说届时一定要为他从青海国请座佛像回去。到了这年三月,梁国皇帝再发国书,女王自然不舍地挽留,文素婉言谢绝,言辞恳切。东德陛下知晓她归心似箭,也不再挽留,允了她的请辞。三月末,文素启程回梁,女王以黄金千两,良驹百匹,珍稀药材无数相赠,文素大喜承下。告辞之日,百姓夹道相送,文素再拜谢后启程归国,谁知半路忽而获知女王并赠了一位名唤小筝的美貌少年给她,顿显仓皇,大骇而逃,众人哗然。自此于青海国内留下一段奇闻。……而梁国,自祟德二年平定江南七王之乱,摄政王励精图冶,稳定西戎,消除边患隐忧,政治清明。此后大兴水利,鼓励通商,大揽人才,广开言路,四海初显繁荣之态。祟德三年,皇帝陛下微服游学,巡视天下。祟德五年归朝,自此入国子监,潜信学文习武。常与摄政王探讨政务至深夜,孜孜不倦,满朝称道。祟德五年,得摄政王授意,皇帝亲发国书,邀请文素归国。朝臣初有反对之声,恰逢东德女王请留,文素未能得行。六年,皇帝陛下再发国书,加盖摄政王印,朝臣惶恐,再无反对之言。月末,文素启程归国。五月未到,京城开始繁忙起来,这是每年与青海国交易前夕的必然情景。随着官方使团而来的还会有许多青海国民间的生意人,京城里的生意人近水楼台,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得月的机会。不过还未等到青海国的采购团来,摄政王府的老管家带着一群丫鬟女婢已经在市场上席卷了一番。有眼尖的将他们给认了出来,诧异地问身边人:“啧,摄政王府这是要办什么大事不成?”“哎呀,你不知道?那位女少傅要回来啦。”“嗯?女少傅回来跟摄政王府有什么关系?”“啧啧,孤陋寡闻啊孤陋寡闻,当年摄政王千里从战场赶回来,一箭救下女少傅的事情你忘了?这两人之间……”“啊……”一群围观者恍然大悟。而如今,北城楼之上,连日来有人日日到此,一身玄衣,迎历而立,登高远眺。赵全恭敬地站在一旁,在看到前方旌旗招展时,偏头看去,果然看见自家至爷那微微扬起的嘴角。她曾送他出征,等他凯旋。如今,换他等她了……后梁史记载:文素者,江南人士,幼敏而好学,以成柳絮高才。其祖高德,女治斐然,留于后世,素自承而扬也。祟德元年,摄政王以结盟之故始推新政。素胸怀大志,勇揭榜而为幕僚。过数月,殿前获封户部郎中,后交来使,平水患,除贪乱,加进三品侍郎。祟德二年,促梁青二国之盟,得东德女王厚赞,帝甚礼之,加封天子少傅,众议纷乱。素动荡间孤身上位,辟万江而独悬一木,诲帝以奇功技巧,不可外道。后帝尝叹为良师,尊敬有加。二年末,摄政至平七王之乱,收复江东江南。年,素远离梁土,受诏于青海女王驾前。初任通议大夫,屡次进谏,废弊政,除贪官。次年加封正议大夫,惩奸吏,铲恶贵,固王权。其后开科取士,特辟农科,广兴织造,鼓励通商,大开商埠。祟德五年加封一品光禄大夫,并任宰相。祟德六年,素奉召归国,婚摄政至,帝诏普天同庆,大赦天下。次日受封为一品少傅并摄政王妃,等同亲王爵。祟德七年得长子竚,次年翌封为世子。九年秋复得一女,同年获封郡主爵。同年秋,帝满十五,摄政王归政,复领晋王爵。是年冬,素辞官退隐,携晋王退江南定居,后游历四方,行踪不定。祟安十四年,晋王薨,享年八十,追封承天行道英明渊功圣武宽仁德成武皇帝。素大恸,乃始有疾。后潜心修书,补《子衿集》,以享后人。过五年,卒于江南,谥为立德侯,加封惠哲敏肃正仁佐天弘圣毅皇后。同承天武皇帝合葬皇陵,祀奉不断……64 有峰峻极(上)【楔子】河南境内的太室山为嵩山之东峰,共有三十六峰,岩嶂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