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臣子们的好日子(第1/2 页)
众大臣来到御书房之后,就等着朱标和马政发言了。 马政会意,做小喝了口茶。 “诸位,你我现在都是这片土地的中流砥柱,还望大家勠力同心,治理好这片土地,因为我们还有一个更加强大的敌人。” 朱标疑惑:“国师说的是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吗?” 马政点点头。 内阁首辅高启这时候开口道:“帖木儿帝国,也是这几十年突然崛起的,可算得上一个铁血帝王,以武立国,不可小觑!” 兵部尚书齐泰提出疑问。 “难道他们也盯上了这片土地的财宝,他们不是在征伐波斯那些国家吗?” 黄淮作为大明朝京师的内阁,消息自然比这边知道的多。 “帖木儿派人打听过大明朝,还重金贿赂国乌斯藏的一些贵族,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大明朝如今富裕的就像是一块肥肉,盯上的人都想咬上几口!” 方孝孺怒斥道:“哼!就不怕把牙崩坏了,与大明朝为敌,虽远必诛!” 马政看了下众人的反应,文臣大儒之前的固土自封早已经消失不见,汉人的骨头已经比钢铁还要坚硬了,灭倭国、征四海、四方臣服;让汉人这个种族彻底站立起来了,如果说朱元璋再造汉人之华夏,那么马政就是带领文武百官打下了汉人的傲骨。 “说得好,小方方,不知国库几何,可够我们在发动一场战争了。” 方孝孺:“小方方??” “我叫方孝孺,家师宋濂。” 马政哼了一口气。 “小方方,我乃马政政,朱标亲舅!” “方孝孺,家师宋濂!” “朱标亲舅!” “家师宋濂!” 方孝孺:“???” “随便你,本人没有龙阳之好!” 马政冷哼了一声,还拿捏不了你。 比权势、比背景,狂甩你八条街。 “小方方,国库如何,还能发动三十万大大军发动一次战争吗?” 方孝孺一本正经说道。 “这次远征,因为洪武帝说战利品平分,国库实际可用银子一千二百万两,粮食八百二十万石。” “根据之前王弼、曹震统计的俘虏、百姓人口约有九百多万人口,粮食一部分用于百姓赈灾、开荒,一部分用于征战,可供三十万大军打一年多的富裕仗,前提是这片土地没有发生干旱、饥荒、虫灾。” 内阁大臣都微微吃惊,征战打下来的财富来钱这么快,这还是分了一半战利品和将士,全部算起来,这一次胜利的金银财宝抵得上大明五分之一的收入了。 方孝孺说完之后,脸上充满着得瑟,这南印度户部尚书当的,比起朱元璋的国库户部尚书有钱多了。 对啊,国库有钱,就不用天天担忧了,有钱就是爽。 刚开始方孝孺还以为国库没有多少钱,他让人打开之后,愣了一两分钟,简直是富得流油。 尤其是看完这些本土贵族的田地、金银、资源之后,大骂这些贵族是百姓的吸血鬼、国家的蛀虫。 方孝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些贵族用种姓制度剥削这些底层的贱民和奴隶,子孙万代供养这些贵族、皇亲国戚、士大夫、僧人,几乎占据了国家七成的赋税,怪不得大明朝军队赢的这么容易,这些百姓和奴隶巴不得明军把这些吸血虫杀光。” “还好国师大人,把这片土地的贵族、地主杀干净了,不然老夫也要弄死他们,都是老百姓的钱,你们也配活在世上。” 马政看着方孝孺表情一会开心、一会愤恨,定然是看到了户簿上面记录的收支明细了。 “小方方,北印度还等着我们去解放这些奴隶,不必如此动怒,他们跑不掉。” “这大后方可都要靠你户部的钱来恢复国力了,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方孝孺点了点头。 “不知这个任务到底是什么意思?” 马政想搞计划经济,提高官员的积极性,快速恢复国力。 “各位,如今南印度已经被我们收在囊中,这片土地发展潜力巨大,把这片土地打造成和京师一样富裕,也是有可能的。” 群臣满脸的不可思议,这也太猛了吧!那可是京师啊,应天府是江南的中心,千年古都,贸易和商业最繁华、最有钱的城市。 每年应天府的税收都从来没有低于过八千万两,现在的大明朝京师国库每年各地收上来的赋税也有4.5亿白银。 盐税、商税占大头,农税只占国库总收入的三成。 越来越多的人出海做生意,尤其是大明远征军打下来的土地,第一批来做生意的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新打下来的地盘东西特别便宜,只要能运到大明朝就能赚三成到五成利润,甚至百分之二百的暴利。 内阁大臣高启、吴伯宗、朱善这些人都十分好奇,这个南印度怎么才能发展成和京师一样的富庶。 “各位,很简单,以利诱之。” 如果有二倍的利润,商人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五倍的利润,商人就会冒险;如果有十倍的利润,商人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三百倍的利润,商人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