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千古奇女子,徐秒云!(第1/2 页)
燕王朱棣被朱元璋大封为燕国皇帝之后,下朝便飞快往家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好老婆。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成祖仁孝皇后、魏国公之长女徐秒云。 徐妙云:30年辅君,创三大纪录,徐达的长女,让朱棣17年不立皇后。 家有贤妻万事不愁,这话是不少老百姓奉行的一句至理名言,如果皇上有一个贤惠的老婆,那才是一件好事,历史上着名有东汉邓太后、唐朝长孙后,对于国家都作出积极贡献。而明朝皇后涌现出不少贤后,朱棣的徐皇后。 徐皇后名叫徐妙云,是明朝大将徐达的长女,属于家世显赫。在明朝皇后当中,她创造过3个记录,她去世后朱棣17年没有再立皇后。徐妙云究竟有什么魅力,让一代枭雄朱棣,如此痴迷呢? 出身最高贵的明朝皇后。 明朝的皇后大多数是平民出身,家境并不算太尊贵,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她们的眼界和知识面。这种就是原生态家庭不同,会养成不同的性格。而徐妙云出身算是很高贵,她是明朝大将徐达将军女儿,属于将门虎女,就是能文能武的奇女子。 父亲徐达不光是明朝开国功臣,他和朱元璋属于好兄弟,在灭元朝工程中有很大的功劳。私底下他是好父亲,徐妙云从小饱受家族精心的教育,算是当时奇女子。不光文采好,而且还懂得排兵布阵,这在后面可是发挥重大作用。 史书上关于徐妙云的记载,就是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能被称为诸生,代表她熟读经史,还可以给别人讲课,倍受世人推崇。虽然是女孩子,但是论才能,丝毫不逊色于家中兄弟。据记载她记忆力超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肚子里“墨水”很高。 “一女百家求”,朱元璋在宫中听说她能力,才会主动向徐家求亲。双方达成政治联姻,属于“强强联合”,相对于过去盲婚哑嫁,徐妙云和朱棣是认识的。洪武6年她被马皇后选入宫中做女官,算是提前“培养”儿媳,看一下人品怎样。洪武九年双方正式成婚,徐妙云被册封为燕王妃,成为朱元璋的儿媳妇。 辅助夫君创业。 “连理枝头喜鹊闹,才子佳人喜成家”,婚后两人日子过得很甜蜜。婚后第2年生下第1个孩子永安公主,第2年生下长子朱高枳,彻底坐稳燕王妃位置。婚后徐妙云追随夫君朱棣坐镇北平,开启她“贤能助”职业生涯。中国古代讲究“男主外、女主内”,但是徐妙云做得比预期要多。 事实上北平是元朝首都,修建的规模相当大,朱棣刚到北京时面临压力很大。每天政务忙得“焦头烂额”,还要应付北边蒙古。徐妙云则负责府内一切事物,打理井井有条,基本上不用让朱棣在外面操心。家里不用他管,让朱棣全身心投身政治,事业蒸蒸日上。 朱棣身边并非只有徐妙云一个女子,作为一个藩王,肯定会有小妾。但是他和妻子感情那是十分好,朱棣前7个孩子都是徐妙云所生,就是“证据”。除了为朱家绵延子嗣之外,还辅助好夫君治理北平,在燕王府威信颇高。虽然身为王妃,但是徐妙云生活十分简朴,没有奢靡的生活习惯,很受老人认可。 靖难之役发挥重要作用。 玄武门之变中,长孙后对李世民起兵很支持,而靖难之役中徐妙云也发挥同样作用。身为虎女,她给丈夫提供建议,起到不错效果。朱棣在外面打仗,她携带儿子朱高枳负责镇守北平“大本营”,抵抗李景隆进攻。危难之际更亲自登上城楼鼓舞大家,不顾危险亲自督战,扛住了南边大军围攻。 这场战役对朱棣的事业,真的十分关键,如果输掉,就会丢掉“大本营”。就是以少胜多,毕竟当时留在北平的都是老弱病残,战斗力不高。这种情况下就是靠智谋,有些像三国时期的“空城计”,防御建议大多数出自徐妙云。换句话来讲,就是儿子在前面冲,母亲在后面稳定大局,奇迹般地“保住”北平。 有了徐妙云在背后支持,朱棣可以全身心四处征战,没有后顾之忧。建文4年6月,朱棣正式在南京登基为帝,考虑到政局不稳,没有第一时间接徐妙云过来。等到扫平各处隐患之后,他才将妻子接到南京,派两个儿子到江边去接徐妙云。自己更是亲自到宫门口,迎接妻子进宫,算是无上荣光。 正值壮年去世 徐妙云是大明朝第3位皇后,但册封典礼最为隆重,选用盘龙钮封印。还让礼部官员在承天门外宣布册封诏书,属于单独昭告天下,还重点提到徐妙云的军功。当上皇后之后,徐妙云牢记自身职责。每日里关心朱棣的饮食起居,打理好宫内事务。还利用影响力,来积极影响前朝,譬如建议减免税赋、爱护百姓。 对待建文帝旧臣徐妙云态度很宽容,劝诫选择有才能的人,安排到朝廷中。而不能因为他们的过去,就滥杀无辜,这番对永乐朝影响很大。不少建文帝旧臣愿意为朱棣所用,迅速稳定住朝廷局面,顺利完成权利“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