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3 页)
大意是说,对于性戒,例如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不管是不是佛法中制定的,其性质本来就是罪行,是产生罪业之报的真正原因,是社会上普遍承认的罪恶,并非只有佛家才规定禁止的,所以才称为性戒。反之,只有佛家而设的制度,才是遮戒。例如饮酒,社会上并没有认为饮酒就是罪恶。
2008年3月1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心莲百合文化网引导页 txt小说上传分享
396 关于不见世人过
396 关于不见世人过
郭旭东
博友留言:郭老师,您好。您能再讲讲不见世人过吗?今天早上见到路边一个火锅店有两个人在杀狗,我当时特别难过,为了那只狗泪流不止。后来分析自己的心理,发现我只是可怜那只狗。于是心中默默祈祷,也愿那两个人远离贪嗔痴,早获身心轻安。请问老师,这样仍是见世人过了吗?&;nbsp;
关于“不见世间过”,出自《六祖坛经》,我们看一下原文:“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愚。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若欲化愚人,事须有方便。勿令破彼疑,即是菩提见。”
这段话大意是说,作为一位真的修道人,应该不见世人的过失。为什么呢?如果没有特殊的因缘(如老师教育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等),见了世间的过失,而对其进行恶口、诽谤等,即便我们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没有过失的,实际上见了世间过失的行为也是错误的行为,是没有涵养的表现。何况我们往往从自我现有的观念出发,并不一定清楚事情的实质和真实原因。事实上,别人的罪过与我们并无什么必然的联系。如果我们是正的,并不会因为对方的过失而使我们有罪;如果我们有过失,那么自然有罪过,并非因为他人的失误而增加或减少我们的过失。我们尽管自己修持自己的内心好了,在去掉我们的不足,打碎烦恼恶习上下功夫。如果认为世间人有过失,想帮助他们的话,那么就需要智慧方便,也不需要用恶口、诽谤等见世人过的行为。通过智慧方便使其断除恶习疑惑而不护短,这就是菩提之见解。
不要认为这是阿Q和自欺欺人的做法。实际上,我们往往从自我现有的观念出发来评判他人的过失,并不一定清楚事情的实质和真实因缘。在我们价值观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我们的心胸、慈悲和智慧也在增加。不同的价值观和涵养会有不同的处事方法。具有高尚的价值观的人不会认为自己善良的行为做的不值得。如果涵养不够,往往认为自己吃亏了、善行没有意义、不值得等等,或者对自己的善行感到后悔。&;nbsp;
总之我们需要掌握一个原则——“不见世人过”。这是我们人为处事的法宝。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纠纷,避免很多矛盾,同时也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涵养、修养。因为我们将道德放在了第一位,而道德的本质是无私,无私反倒成就一个人,而不是毁掉一个人。&;nbsp;
由此,我们就应该进一步意识到提高修养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进一步谦虚地对待别人给我们的批评与建议,刻苦精进,努力克除各种恶习,不断进步,持之以恒,直到永远。
2008年3月3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心莲百合文化网引导页
397 《关于性戒》(二)
397 《关于性戒》(二)
郭旭东
博友在博文《关于性戒》中留言:谢谢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性戒”。自己的心行必须符合常态世间的善因缘。老师,这句“不待佛之制戒”,我的理解是:不管是不是佛法中制定的,其性质本来就是罪行。老师,这样理解对吗?老师,我很高兴也很惭愧。高兴的是您不厌烦的给我们解答问题,把我们从迷茫中无知中解救出来,一步一步的导引我们走向阳光大道,通往理想的彼岸。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我对您无以言表。只有把惭愧变为忏悔。向您学习,以您为榜样,去除恶法,增加善法,做事心行必须随顺常态世间的善因缘,远离恶的,提高道德修养。时时用完全无私作意,朝大我靠拢,让众生都能听到佛法得到法雨。为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全部。在此谢谢老师。
以下仅供参考。
自己的心行必须符合常态世间的善因缘,这样可以理解为性戒。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性戒&;#8226;遮戒】性戒和遮戒的合称。性戒,又称性重戒、性罪戒或主戒、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