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心莲含义 > 第16部分

第16部分(第1/3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到底是不是三国上古卷轴:龙裔记事本【五夏】挚友是你们小情侣的借口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救命!宿主又被主神拐跑了!斩神:CP林七夜?可我是男妹妹救世群英传之大有可为全职之枪王荣耀进化游戏Zero超高校学府破碎时空之玛法大陆从搭上NBA末班车开始无限白帝我的召唤师生涯为何这般LOL:大司马首徒,治愈全世界如懿传如意欢心我的世界:无限纪元三世沉沦之倾世半妖有钱人可能是看上我了成神从地缚灵开始

大意是说,对于性戒,例如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不管是不是佛法中制定的,其性质本来就是罪行,是产生罪业之报的真正原因,是社会上普遍承认的罪恶,并非只有佛家才规定禁止的,所以才称为性戒。反之,只有佛家而设的制度,才是遮戒。例如饮酒,社会上并没有认为饮酒就是罪恶。

2008年3月1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心莲百合文化网引导页 txt小说上传分享

396 关于不见世人过

396 关于不见世人过

郭旭东

博友留言:郭老师,您好。您能再讲讲不见世人过吗?今天早上见到路边一个火锅店有两个人在杀狗,我当时特别难过,为了那只狗泪流不止。后来分析自己的心理,发现我只是可怜那只狗。于是心中默默祈祷,也愿那两个人远离贪嗔痴,早获身心轻安。请问老师,这样仍是见世人过了吗? 

关于“不见世间过”,出自《六祖坛经》,我们看一下原文:“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愚。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若欲化愚人,事须有方便。勿令破彼疑,即是菩提见。”

这段话大意是说,作为一位真的修道人,应该不见世人的过失。为什么呢?如果没有特殊的因缘(如老师教育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等),见了世间的过失,而对其进行恶口、诽谤等,即便我们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没有过失的,实际上见了世间过失的行为也是错误的行为,是没有涵养的表现。何况我们往往从自我现有的观念出发,并不一定清楚事情的实质和真实原因。事实上,别人的罪过与我们并无什么必然的联系。如果我们是正的,并不会因为对方的过失而使我们有罪;如果我们有过失,那么自然有罪过,并非因为他人的失误而增加或减少我们的过失。我们尽管自己修持自己的内心好了,在去掉我们的不足,打碎烦恼恶习上下功夫。如果认为世间人有过失,想帮助他们的话,那么就需要智慧方便,也不需要用恶口、诽谤等见世人过的行为。通过智慧方便使其断除恶习疑惑而不护短,这就是菩提之见解。

不要认为这是阿Q和自欺欺人的做法。实际上,我们往往从自我现有的观念出发来评判他人的过失,并不一定清楚事情的实质和真实因缘。在我们价值观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我们的心胸、慈悲和智慧也在增加。不同的价值观和涵养会有不同的处事方法。具有高尚的价值观的人不会认为自己善良的行为做的不值得。如果涵养不够,往往认为自己吃亏了、善行没有意义、不值得等等,或者对自己的善行感到后悔。 

总之我们需要掌握一个原则——“不见世人过”。这是我们人为处事的法宝。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纠纷,避免很多矛盾,同时也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涵养、修养。因为我们将道德放在了第一位,而道德的本质是无私,无私反倒成就一个人,而不是毁掉一个人。 

由此,我们就应该进一步意识到提高修养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进一步谦虚地对待别人给我们的批评与建议,刻苦精进,努力克除各种恶习,不断进步,持之以恒,直到永远。

2008年3月3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心莲百合文化网引导页

397 《关于性戒》(二)

397 《关于性戒》(二)

郭旭东

博友在博文《关于性戒》中留言:谢谢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性戒”。自己的心行必须符合常态世间的善因缘。老师,这句“不待佛之制戒”,我的理解是:不管是不是佛法中制定的,其性质本来就是罪行。老师,这样理解对吗?老师,我很高兴也很惭愧。高兴的是您不厌烦的给我们解答问题,把我们从迷茫中无知中解救出来,一步一步的导引我们走向阳光大道,通往理想的彼岸。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我对您无以言表。只有把惭愧变为忏悔。向您学习,以您为榜样,去除恶法,增加善法,做事心行必须随顺常态世间的善因缘,远离恶的,提高道德修养。时时用完全无私作意,朝大我靠拢,让众生都能听到佛法得到法雨。为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全部。在此谢谢老师。

以下仅供参考。

自己的心行必须符合常态世间的善因缘,这样可以理解为性戒。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性戒•遮戒】性戒和遮戒的合称。性戒,又称性重戒、性罪戒或主戒、旧

目录
宫女太嚣张:夫君,我说了算我后台祖龙,粉我!穿成炮灰的我误拿万人迷剧本超级学生在都市狙击手异界狂飙葵花大师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