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目录
序言
一、 从张戴氏太夫人说起
二、 江南水乡的学童生活
三、 老书房的苦涩记忆
四、 青年时代的挚友
五、 主编《夜光》与《明珠》
六、 《春明外史》的“外史”
七、 民国的“《红楼梦》”
八、 热闹非凡的《啼笑因缘》现象
九、 父亲和母亲的婚姻
十、 结婚纪念照的故事
十一、 难忘的水乡“蜜月”
十二、 “北华美专”与西北游
十三、 以笔当枪的抗战者
十四、 创办《南京人报》
十五、 “国如用我何妨死”
十六、 最后关头的《最后关头》
十七、 《水浒新传》与《八十一梦》
十八、 蛰居川东的生活情趣
十九、 艰难岁月中的茅屋风光
二十、 真人真事写《虎贲万岁》
二十一、 举家东归 一路福星
二十二、 北平办报挤破了柜台
二十三、 北平“南庐”我们的家
二十四、 京味十足的砖塔胡同
二十五、 在北平的创作
二十六、 巅峰之作《巴山夜雨》
二十七、 病榻缠绵有3年
二十八、 病中吟出的《病中吟》
二十九、 恢复了写作
三十、 东南游与西北行
三十一、 在中央文史研究馆的日子
三十二、 情深意笃《悼亡吟》
三十三、 父兼母职
三十四、 在“文化大革命”中
三十五、 父亲最后的日子
序言
我在整理、拜读先父张恨水先生这几十张照片的时候,真是百感交集,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搅合在一起,涌进了心头,尝到的是甘蜜?抑或是辛涩?实在难以分辨。如烟的往事,又让我沉浸在父母关怀的呵护中,似乎有一个暖暖的熨斗,熨平了我心上的所有皱折,是那样的慈爱和温馨!
父亲生在清末的1895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第二年,既是内忧外患的多事之秋,又是中国社会大动荡的转型期。他的幼年和少年是生活在典型的封建社会,而他的青、壮年又经历了辛亥革命,建立民国和北洋军阀的内战及北伐战争,他的中年则是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锤炼,他的老年又是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中,他的晚年,却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他跨越了两个世纪,经历了数次的改朝换代,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史,一部传奇。
父亲生在江西,他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是在那里渡过的,偶尔回到故乡潜山县小住,时间却不长。江西虽然是富庶的江南水乡,文风极盛,民情纯朴,但不像江浙那样得风气之先,而是比较闭塞、保守的地方。清末,照相术刚刚从西方传来,在江西那样传统的内地,我不知道有没有照相馆,就是有,可能也是少之又少,照一张相可能是极昂贵的,所以我从没有看到过父亲童年时代的相片,但我似乎在刚回到北平时,在箱底里见过一张父亲梳辫子时的相片。
祖父去世得早,父亲过早地担起了负责家庭的重担,17岁之后,都是奔波在崎岖坎坷的求生之路上,哪里会有心情去照相?抗日战争,他又带我们颠沛流离到四川,生活在山村里,据我记忆所及,在那8年的抗战岁月里,我家的生活非常清贫,父母及我们,在那几年间从没有照过一张相,没有一张留影,让现代的人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由于战乱,父亲年轻时的照片,大部散失,所剩不多。而损失惨重的,则还是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按照那时的标准,这些照片都是名副其实、地地道道的“四旧”,是“破”的对象,所以在亲友处的父亲照片,当然“在劫难逃”,损失殆尽。留在我处的这几十张照片,就成了“海内孤本”,绝无仅有的了。父亲的百十本遗作和这些照片,就成了他留给我们的惟一财富,真正应了父亲自己的诗句:“手泽无多惟纸笔。”为了保存这些书和照片,免得被红卫兵一网打尽,我把它们藏进一只行李袋里,上面放些衣物,我和行李袋从此形影不离,我到哪里,它也跟到哪里,它和我共同下放到北京郊区的“五七”干校,又和我共同栖身在地震棚里,这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