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1/4 页)
是什么劳什子仓库重要?
不过他也没多想,本来也不了解此地状况,更不知姜长清的为人;而且别人还不能完全确认自己是不是郡王。薛崇训便干笑道:“无妨、无妨,姜县令安排一下,准备些车马,送我回长安便是。”
姜长清躬身道:“下官方才在县前街给郡王安排了一所宅子,天色不早了,郡王路途劳顿,先将就着住下休息一晚,明日王县令回来了,我等再和同僚一起到宅上拜会。您看如何?”
薛崇训听罢想象着明日定有宴会,非得吃喝一顿他们才算尽地主之谊。他便笑道:“好好。”
“多有失礼之处,还望郡王多多包涵啊。”
薛崇训大方地说:“哪里哪里,我来之前又没有咨文,实出仓促,姜县令能这么快安排出落脚之处也算很尽职了,待我回到长安,定向同僚提提姜县尉的名字。”
姜长清顿时露出了喜悦的表情,这权力是自上而下的,上面有路,什么都好办。薛崇训十分理解他的心情。
“下官已安排了车驾,请郡王移步,光临下榻之处。”
于是薛崇训便和姜长清从厅堂里出来,果然见着有一辆马车停在院子里,周围还有四个胥役。薛崇训便上了马车,姜长清接过马缰,翻身上了一匹马,要亲自送薛崇训过去。
出了公门,街面上的灯火已经点亮,夜幕降临之后的小城看起来竟比白天还要繁华小小的达化城自然没法和长安洛阳这些大都会相比,但薛崇训刚从荒郊野林逃生回来,看到如此景象仍然有种流连之感。
就在这时,马车忽然一转,转进了一条黑乎乎的巷子。薛崇训的心里莫名一紧,忙问道:“这是去哪里的路?”
姜长清忙在马上欠身道:“郡王勿忧,这条路近。”
因为光线黯淡,薛崇训越来越紧张,他又安慰自己:或许是自己多虑了,这是在大唐境内,自己人!唐朝官吏还有胆子谋算郡王不成,风险大,有何好处?
但他又想起起先这姓姜的说在长安呆过,说不准就是做过京官,因为站位错误才被流放那他以前可能是太子李隆基那边的人。薛崇训也拿捏不准,一时想不明白是什么状况,只得强自镇定地坐着一言不发。
就在这时,突然“砰”地一声,薛崇训还没反应过来,后背上就一阵剧痛,被什么玩意扎中了!
娘|的!这是什么自己人?!薛崇训的心顿时犹如掉进了冰窟,顾不得多想,又听到声响,他急忙一侧身,只见一根长枪又横着从胸前刺过。
他急忙一脚踢翻车门,从里面冲了出来。
一瞬间,他闻到了至少三种气味:自己身上的血腥味;还有不知哪家院子里飘来了花香;但是花香中又夹带着一股尿臭。这样的小巷,常有人随地小便。无论在哪里,底层社会总是存在着这样的阴暗角落。
“唰唰唰!”马车旁边的四个胥役顿时拔出了腰刀,连那个赶车的马夫也拿着刀跳下来。
薛崇训想问姜长清这是什么意思,但马上他意识到是一句废话,便没有开口,只是习惯性地摸向腰间,很快才意识到腰间只挂着空刀鞘。
仍然没有人说话。在这黑暗的角落,气氛让人气闷。薛崇训的背上剧痛,他感觉麻衣已经被血浸湿了,冷冰冰地贴在背上。
第十章 暴雨
幽暗的巷子,难闻的尿臭,几个壮汉杀气腾腾,薛崇训还挨了一枪,背上流血不止。恍惚之中,他仿佛又回到了过去。
姜长清一改笑容可掬的神情,冷冷道:“查明此人是敌国奸细,图谋不轨,给我做了!”
旁边四个胥役,一个马夫,恐怕都是他的爪牙乔装来的,其中一个壮汉急于表现立功,听到姜长清发话,走将上来,提刀便捅。
薛崇训当然不会束手待毙,盯住那人的来势,身体一侧,躲过一刀,顺手抓住他的手,反手一拿,随即把他的腕关节给弄脱臼了,汉子“啊”地痛叫了一声。
就在这时,其他四人纷纷拿起兵器围攻而来,薛崇训已顾不得害怕,他努力忍住疼痛,全力应付眼前的状况。
五六个手执利器的壮汉对付一个人,又是在如此狭窄的巷子中,生死系于一线!或许是危机激发了薛崇训的潜能,此时他竟然十分沉静,疑惑、恐惧、紧张仿佛在一瞬间都不见了。
说是迟那是快,四个汉子,其中两个挥起横刀迎头劈向薛崇训的脑袋,另外两个一前一后拦腰或扫或捅,几乎同时要致薛崇训于死地。
就在这时,薛崇训忽然一个转身,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