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开业(下)(第1/2 页)
“哦,好像……似乎……真的没有看到哎。”乔娜不好意思的笑了,然后伸手夹起一块鸡肉放到苗雅琪碗里,“妈妈先吃。”又夹起一块放到乔祥栋碗里,“爸爸也吃。”
最后夹起一块大的鸡腿肉,用手接过开始啃,吃的眉飞色舞,“好吃好吃。”
“好吃就多吃,不用抢。”乔祥栋宠溺的看着女儿。
“你可别再养小动物了,刚把那群刺猬送走,又想养鸡,怎么就没个消停呢。”
前几天李战如约送过来一群刺猬,一共七只,看着像一家子,两只大的,五只小的。乔娜并不喜欢,还说李战太残忍,刺猬一家在平静生活,他却不让人家过安稳日子,最后又逼着李战去苗圃把它们给放了。
苗雅琪知道,女儿喜欢的从来就不是刺猬。
现在又要养鸡,这公鸡早晨是要打鸣的,左邻右舍能愿意?
“就养几天,养胖了就杀掉吃肉。”
“算了吧,这种鸡是吃饲料长大的,咱们来养只能是越养越瘦。李恺家今天生意怎么样?”
“生意可好了,上午店里都转不开人,好多东西都卖空了。我也有功劳,很大的功劳,我给大家推荐的纸抽也卖完了,下午不得不上的新货。”乔娜得意的说。
“纸抽?你是说这个吧。”苗雅琪用筷子指了指桌上的一个纸盒子。
“对啊对啊,就是这个,妈妈你也买啦,这个可好用呢,”乔娜说着抽出一张纸来,擦了擦满是油的嘴,又摊开纸让父母看。
“李焱还挺厉害的,有胆魄,有头脑,有想法,能想出这样的东西来,这种人想不发财都难。”乔祥栋也抽出一张纸来端详着。
“不是李伯伯想出来的,刘阿姨说这是李恺想出来的,做这个的机器也是他设计的。”乔娜又夹了一块鸡肉放进嘴里,随意的说着。
乔祥栋和苗雅琪互相看了一眼,心里都动了一下。
从上次李恺过来做红烧排骨后,这两口子就一直关注他。
怎么说呢,现在国内的人口流动性还不强,南方的用工潮还没有完全兴起,高考的录取率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多,学生异地就学就业的机会很少,所以男女自由恋爱的机会不多。
适龄男女都是通过父母或者旁人介绍才能认识、恋爱、从而结婚,结婚对象本市的居多,甚至两家的距离很近。机械厂同样如此,很多都是父母一辈的“友情”,子女一辈的“爱情”。
和乔娜同龄的机械厂子弟里,李恺自然是拔尖的,而且女儿也喜欢,所以乔家两口子对他很上心。如果能让两个孩子建立“青梅竹马”的关系,将来李恺水到渠成的成为自家女婿,也是一段佳话。
尤其是最近李家的风头越来越盛,两口子不由得更加重视。当然,他们也只是希望能皆大欢喜,毕竟自家女儿也不差,自家的家境也拿的出手,还犯不上巴结谁。
“老乔,你说让曾师傅从老家多搞一些大米过来,方便吗?”看乔祥栋疑问的眼神,就解释说,“上午和李焱媳妇儿聊了几句,她说以后陆续也会上粮油,不过冀州不产米,做议价米生意不方便,利润也不大,我寻思帮她们一把。”
曾师傅是毛纺厂的大车司机,东北人,归乔祥栋管。
乔祥栋很照顾他,厂里给东北发货,都是让他去,方便他“顺路”拐个弯回老家看看父母。曾师傅回来也会给乔祥栋带些东北特产,木耳、干蘑菇、榛子啥的,有一次还悄悄塞给他一根差不多四两的“棒槌”,说是野生的,够劲儿,留着能吊命。
确实够劲儿,乔祥栋刚得到时,摘过两根须子泡水喝,结果喝了一天,晚上鼻子就流血了,现在那东西只能被红布包着锁在柜子里。
东北是大米产区,这几年收成好,交完公粮后农民手里还有不少余粮议价出售,所以曾师傅每次回来都带些大米。大米在别人眼里是紧俏东西,在乔家不算事儿,顿顿吃都没问题。
乔祥栋沉吟了一会儿,点点头,“我明天去和老李聊聊,看看他有没有这方面想法,有的话需要多大量,下次老曾送货让他也扫听下行情,这事儿急不得。”
“你们从沿海带回来带的冷冻鱼也可以问问。”
“冷冻鱼不行,老李那儿又没冷库,在哪儿放?这天气过不了两天就臭了。鱼干倒是能多放些时候,不过咱们冀州人不爱吃那个。”
“那好吧。”
两人又讨论了几种地方特产的可操作性,突然女儿“啊”了一声,两人转头看去。
乔娜碗边的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