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1/4 页)
她不禁忆起,三年前参加太宗寿宴那次,王锡兰深情款款的一曲箫音俘获了紫熙公主的倾心,当时他自称奏得一手好箫时。周昱昭似是给他笑喷。
如今想来,或许他当真是会奏箫的,且定是要比他表兄奏得高明多了,否则他不会在他表兄自夸时笑成那模样!
这么一想。李眠儿颇为期待,回去后,定要他当面奏一曲的。
不晓得冷箫把周昱昭领去何处练箫去了,总之她在屋里除了自己的琴音和外面鸟雀蜂鸣,其他什么也听不到。
直到未正时分。他二人才回来,一人手上还各拎了只野味。
四人有说有笑地用了午膳,饭后过了一会儿,李眠儿提议想再听一听两位主人的琴箫合奏。
管琴和冷箫欣然答应,在室外一株参天香樟树下摆好琴桌和木凳。又焚了一柱香,沏了一壶茶,给客人斟上,随后他二人便一左一右,一坐一立地起奏。
琴音宛转流畅,高音处似鸣泉飞溅,群卉争艳,低音处如珠玉跳跃,清脆短促;箫音空灵悠扬,宏亮处如浩瀚大海,漫无边际,柔和处如青烟袅袅,永无尽处。
琴箫合音绕丛林,琴韵箫声似在一问一答,琴韵绵柔流长,箫声连而不断,二者时分时合,合时流畅如江河入海,分时灵动如浅溪分石。
李眠儿和周昱昭两个听众,深深地沦陷入美妙的曲音当中。
他二人忘我地一连奏了不知几曲后,忽地,李眠儿盯着两位奏者,脑中浮出一个猜想,于是,她转头,以眼神试问周昱昭。
周昱昭在读懂她的眼神后,冲她几不可见地点点头。
在得到周昱昭的肯定后,李眠儿豁然开朗,难怪此二者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若非心心相印,若非心有灵犀,断不能奏出这样出神入化的曲调来。
这下,她才明白过来,何以他们不愿置身俗世,宁愿独居于这山头茅舍;也领悟过来,何以他们不曾娶妻生子,在这山顶之地以树为子,以花为女。
琴箫曲罢,四人皆久久回味,许多时后才从余韵中回神。
李眠儿想听一听周昱昭的箫艺,让他露一手,他摇摇头,非要改天再露,然后以天色不早为由,提出告辞。
管琴和冷箫也不留客,将二人送至茶园外便止步。
二人至山脚马车前时,苍鹰现身,正恭候在车厢一旁,瞅见周昱昭的身形,忙迎了上来,拱手见礼。
周昱昭虚点一头,拉着李眠儿的手,直到把她扶上车,才侧身转问苍鹰:“探得如何?”
苍鹰躬身应道:“主上所测没错,陈王及残军果然隐在这一带,就在祈门县的丛山内!属下已经摸到他们的营地所在!”
车厢内的李眠儿猛地听闻苍鹰如此说,后怕不已。
周昱昭何其大胆,带着自己在陈王的隐身之处招摇过市,而自己竟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陪着他以身犯险。
李眠儿无可奈何地暗自摇头:还以为他是专程带自己来拜见管琴,原来还只是顺道!
真是白白感激他一场!
她这么腹诽着,周昱昭已经跃进马车,待他坐下来,她睇了他一眼,嘟嘴不大乐意。
“就算陈王不在此地,我原也是要带你来一趟的!”似是看出李眠儿心内所想,周昱昭低低来了这么一句,“事半功倍,岂不一举多得!”
李眠儿没有理会他,倚在车厢上回想今日所阅的古谱,还有所听的曲目。
回到徽州城,只歇了一夜,第二日,周昱昭即招集兵马,大举朝祈门县进发。
原以为周昱昭会主动带上自己的,前一晚他明明亲口说要天天把自己带在身边的,不想,这么快他就食言。
于是,她亲自在他出发前找到他。
“待下一次的,这一趟走得都是山路,陈王又狡猾多变,你过去不方便!”周昱昭也自知理亏,倒是给出一个充足的理由。
“山区不比平原,容易设埋伏,你要当心!”李眠儿听他这么说,心里也隐隐地担忧。
“嗯!我会的,你放心!”周昱昭安慰道,抬头瞥见秋尼尔嘉朝自己走来,就对李眠儿说,“你先回屋去,最迟三日后我就该回了!”
李眠儿也瞥到秋尼的身影,侧身抄了另外一条路回到自己的住处。
三日后的这一天早上,没有等来周昱昭,却先等来匆匆叩门而入的苍鹰。
李眠儿见他面上神色肃杀,怀中抱了一个什么东西,上面盖有一件短衣样的布面。
肯定不是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