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页)
高祖刘邦登基后,命精通‘天书’的张良修缮祖茔,填补风水欠缺,想保刘氏万代基业,可只出了二十四个皇帝。同样,唐高祖李渊命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修缮大唐祖茔,李氏也只出了二十二个皇帝。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就是阴阳五行没有定住祖茔的风水,漏了真气。祖茔风水的真气一泄,皇帝就当到头了。”
苗君儒点了点头。所谓风水,就是藏风聚气得水,分为阴宅(祖坟)和阳宅(住房)。风水的好坏,均关乎人的吉凶。现存最早出现“风水”一词的文献为东晋郭璞撰的《葬书》:“《经》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阴阳五行与风水堪舆术结合,是在汉代。
早期的相地术,以观察地形为主,占卜吉凶为辅。到了汉代,受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人们把兴工动土的人事与天体运行相联系,产生“黄道”、“太岁”、“月建”等宜忌,以及五音配五姓的图宅术,地道(空间)的观察与天道(时间)的占测并行不悖。同时,又认为阴宅位置关乎子孙后代的命运。
魏、晋以后,相地术除承袭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诸法外,尤其讲究审察山川形势和墓穴、宫室的方位、向背及排列结构,其中突出的倾向是葬地选择越来越受重视。
在郭璞的《葬书》中,明确提出“乘生气”之说,认为死者的骸骨可通过土中的“生气”勃勃与在世的子孙产生感应,从而左右他们的命运。其说为后世的术家所尊奉,附会出极为复杂的理论体系,助长了厚葬的习俗。
正因为厚葬的盛行,才令盗墓人有利可图,也使得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职业一直延续下来。以老地耗子的身份,他对风水堪舆方面的知识,懂得自然比一般人多。
苗君儒问道:“听你们这么说,皇帝谷里暗藏了阴阳五行,可以使葬在这里的人后代都当皇帝。那为什么明朝包括后面的几个短命皇帝一起,只出了二十个皇帝呢?”
老地耗子正色道:“我不是说过吗?一定是漏了真气。”
苗君儒笑道:“以前那些进入皇帝谷的人,都死在了里面,那么他们的后代,怎么就没有当皇帝呢?”
老地耗子说道:“是大当家的要我说的。连我都想不到谷内居然是天生的阴阳五行风水,这样的好地方,风水先生找一辈子都找不到。”他转了一个圈,继续说道:“肯定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导致葬在这里的皇陵漏了气。至于那些死在这里面的人,没有选对入土的时辰和方位,肯定受不到阴阳五行风水的庇佑,自然成不了气候。嘿嘿。”
苗君儒也是懂风水的人,老地耗子这么解释,虽然不着边际,却也勉强能够说得过去。
李大虎叫道:“老地耗子,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故弄玄虚,别说什么五行阴阳了,倒是想办法帮助苗教授把大家都救出去才是。”
老地耗子说道:“我这不是在帮吗?你看苗教授画的这五条线,不就是与阴阳五行相通的吗?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应该在西边。”
崔干事将腿上绑着的血布条解开,鲜血立即从伤口涌出来。他吃力地说道:“苗教授,这些血够吗?”
苗君儒撕了一块布,在崔干事的伤口上沾了一些血,低声道:“谢谢。等出去后我就叫守金花带你去不死神泉治伤。”
崔得金低声道:“苗教授,我想求你帮我一个忙。”
苗君儒低声道:“要我帮什么?”
崔得金拿出一块残缺的袁大头递给苗君儒,低声道:“如果你能够活着离开皇帝谷,麻烦你去邯郸城的博雅轩,把这块袁大头交给掌柜的孙老板。”
苗君儒愣了一下。老地耗子一直怀疑何大瞎子的失踪与博雅轩的孙老板有很大的关系。他与孙老板有过一面之缘,觉得此人不像个好人。崔得金是肖司令的人,应该是肖司令派他进谷的,有什么遗言托付,应该要转达给肖司令才对,怎么会轮到孙老板呢?而这块残缺的袁大头,又代表着什么意思?
苗君儒低声道:“你和他是什么关系?”
崔得金笑了一下,说道:“他见到袁大头,自然会告诉你的。”
苗君儒收起袁大头,起身走回石壁前,用沾了血的布条去抹五角星西边那条线上的文字和图案。
血一抹上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些文字和图案发出光芒。
眼前一道刺目的亮光,随着“轰隆”声,眼前的石壁陷进去一大块,露出一个洞口来。下面是一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