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页)
我在回复中说:“当一切还未曾欣欣然张开眼的时候,春天的气息便已经悄悄降临,在心中。记忆永远属于过去,而当前却充满痛苦,只有未来遍布希望之回声。人的一生或许就是在这样的轮回中度过,当前总是不完美。挺起胸膛,告诉自己一个很俗气的句子:明天会更好!”
告别。
告别过去便是新的开始吗?
本已沉重的步履在新年之后又增加了一重年龄的砝码,失却了青春的蓬勃,不再有“忽然想到”的冲动。因而,我所要告别的,更是一种心境和一段已经逝去的岁月。
人生在经历了如炼狱般的考研之后,厚重丰富起来。无论如何,未来的日子都比今日置身书海的努力要复杂艰难得多,前途浩渺,微笑和眼泪都不需要。
告别。很多的人和事在记忆中驻留,会在某个伤心和不伤心的时刻想起。
田园已经荒芜,
夕阳依然孤独。
且让你的冷漠,
投影在那泼墨残痕的归途。
………罗大佑《牧童》
走过冬季,又一个春天已经开始。
北大爆炸案2月25日
在考研成绩公布之前,大量的时间是闲暇的。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为自己的竞争力再增添实在的筹码。于是,我决定利用这空闲时间去驾校学车。无论以后是继续读书还是工作,都需要紧张忙碌地应付现实生活的挑战,恐怕都不会再有连续的时间跑驾校了。
海淀驾校这周名额已满,几经斟酌之后,学车的驾校选择龙泉,为了不拖延太长时间。
早晨七点钟到达清华西门,这里距离驾校法培班车比较近。自行车存在清华西门内。
龙泉驾校的班车并不守时。苦苦等待半个小时上车之后,并不意味着等待的结束,在上地另外一个培训班前车子一停又是半个小时,虽然至今我仍然不明白在等什么。同样的情况在下午返回时再次出现。同车一起的一个清华老师等不及,准备打车回来。正好我的自行车在清华,可以搭个便车。
从出租停车的清华北门到放置自行车的西门要走好一段距离。经过图书馆旁一条小路的时候,发现有保安和警察在维持秩序,并禁止通行,于是,只好绕行。我想,一定是在接待外宾吧,也是一种特权。从清华西门出来,门口停放的警车和疏导交通的警察似乎也证明了我的这种判断。
行至北大东门,亦有警车数辆。又想:外宾一定是在清华访问之后再到北大。一直以为,有警车开道是一种凛凛的风光。这种情景在北大、清华并不少见,外国元首们的参观演讲也常常是在这里。
经过三角地,发现农园北门附近人群聚集,又有人跳楼?这是第一反应。到近前观望,似乎不是。打听了解,原来是农园餐厅一楼发生爆炸!现场已经封锁,向内眺望,警方正在勘查现场。西侧墙上玻璃几乎全部落地。据说爆炸发生于下午1点半左右,好在学生就餐完毕,只有几名餐厅工作人员受轻伤。又听说,清华荷园教工餐厅在中午11∶50左右刚刚发生类似事件。看来,此前我以为是外宾访问的猜测是错误的。
第45节:留下的数码踪迹
回到宿舍。上网。BBS和新浪新闻上已经是报道和猜测不断,自然没有确切的结果,调查才刚刚开始。
个人几个判断:一,作案者是个人行为,而非某个组织所筹划。从炸药为自制、威力不大等线索可知。二,作案目标并非针对学生。北大农园下午1点半已经下班,清华荷园为教工餐厅。三,作案目的可能仅仅是恐吓和制造混乱,并非想要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一切猜测只有等到结案之后才能分晓。
总以为,暴力与恐怖离我们是那么遥远。才发现,其实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不太平的世界。生活于幸福天地的人们在呼唤和平安宁的时候,总是那么心不在焉,仿佛一切战争与恐怖的阴影只是在媒体中出现,而不曾展现于自己的生活。难道只有在经历恐怖之后,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和平的幸福?
留下考研的数码踪迹3月5日
仿佛是告别。
春寒料峭的时节。
我用数码相机记录下往事:44楼、学五、校医院、静园、图书馆、燕南美食、三角地、28楼报摊、大讲堂……考研期间每天走过的风景,熟悉而又陌生。
春天来了,却不见满眼葱茏的生机,一切都如冬季的萧瑟。
数码相机的最后一点空间,我留给了静园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