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1/4 页)
杨平感激:“李老师真谢谢你,这一天时间会不会太紧?我晚几天取也行的。”
李虎哲拿着俩金蟾,摇摇头:“这样的料子很难遇到了,虽然不是玻璃种。但也是好到极致的冰种墨翠,等我抛光完你就找到什么是流光溢彩了。老蒋。没什么事儿我先回去,抓紧时间给杨平把东西做出来。”
蒋正源点点头:“那今天咱们就到这儿。我和小杨还要聊一会儿,你们先走。”
几位专家离开了,侯斌点头示意。
杨平坐在沙发上喝口茶,松口气,扭扭脖子:“蒋馆长,雕玉还是比较累,就看明天李老师的成果了。”
蒋正源整理办公桌上的文件,顺便把花镜装起来:“小杨,那本书你看了没?”
杨平放下杯子。还真得问问:“对啊,蒋馆长,那书里面大部分是空白,还是翻印的,就几页慈禧下葬的记录,这快过年的让我看那个多丧气。”
蒋馆长反手相插,在胸前活动活动,伸展一下:“呵呵,你小子啊。你对这里面的陪葬品就不感兴趣?”
侯斌听得嘴张老大,这和现实世界离得太远了吧。
杨平呵呵笑着拿出一套小石佛茶宠,拿过去放在办公桌上:“蒋馆长,那些东西不是我这老百姓能惦记的。再说了惦记也没用啊,好东西都送给宋家两姐妹了,当时的大门阀每家都没少拿。人家现在最次都是爱国民主人士。你是打算派我上门催缴?”
蒋馆长被噎得不轻,哼哼:“怎么会?我还没那么大的权力。你有没有好好看看这本书?”
杨平撇嘴:“没看。哪有那功夫。”其实他看了一遍就记得一字不漏了,那么强大的记忆力。
蒋馆长皱着眉:“你就不想知道很多记录上的绝世珍宝都流落在哪里?除了送给那些大家族的。还有很多东西都下落不明,孙电英可是死在战俘营了,他手里什么都没留下。”
杨平笑了,玩味:“蒋馆长,您也知道我是玩文玩的,不爱好古玩。我每天搓着珠子,玩着挂件,时不时还在脸上蹭蹭油。您说这要是知道自己手里天天在脸上曾来蹭去的把件是人家陪葬塞屁眼的,那得多膈应。”
侯斌一口热茶呛在嗓子里,脸憋得通红:“咳咳,咳,你……太粗俗了。”
杨平给他拍拍后背:“你也小心点儿,这么大人了。我这是话糙理不糙,对吧,蒋馆长。”
蒋正源无奈的摇摇头,不接话:“这个……你没有看里面的记录,里面镇有很多绝世的金宝下落不明,比如一朵三十六两八钱重的碧玺莲花,换算成克是五千零九十二克,当时就价值七十五万两白银。东西呢?谁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侯斌现在就对碧玺有些了解,从兜里拿出碧玺手持:“就是这东西?五公斤的碧玺?”
蒋馆长眼睛一亮:“嗬,小侯你这串绿碧玺手持现在可不好找了。”
侯斌被搔到痒处,得意:“是啊,杨平帮我配的,三通是红翡翠,您看看,他说这笔雍正皇帝拿的手持品质还要好。”
蒋馆长接过去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看,不住点头:“这么大尺寸的绿碧玺真很难找了,故宫里那串雍正碧玺手持论品质真不如这串,但那是文物,有其历史价值在里面。你这三通和顶珠是红翡,绿的叫翠。”
侯斌推推眼镜,点头:“我本来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总觉得这是八旗子弟玩的东西。结果见到实物还是不由自主地就喜欢上了,没事做的时候盘一盘,也挺好。”
蒋正源合上眼镜,感叹:“能玩是好事啊,就怕以后背负的责任重了,再也找不回玩的感觉了。”
侯斌推推杨平,小声:“五公斤的碧玺莲花,想都不敢想,这样的国宝重器真应该放在博物馆里让所有人都能参观欣赏,是吧。”
杨平点头:“是,问题是到哪儿找去,我是没那本事。”
蒋正源的手指在办公桌上有节奏地敲击,猛地一顿:“小杨,我给你那本书的意思并不是让你去找这些东西。那本书后面有些不为人知的线索,我们考证了几十年,毫无头绪。本来那些消失惊世珍宝时隔近百年早该露面了,但是一件都没有。你的运气总是很逆天,我就想换个思路也许会有收获。没有强加于你的意思,你就心里有这么一回事儿就行,也许时隔多年后你在哪里游玩发现什么线索,就尽下职责也好。”
“这样啊,”杨平咬咬下嘴唇,把话题一转:“行,我一般发现外流文物都会及时联系你们的。蒋馆长您看看那套小石佛茶宠,东西不值钱一点儿心意,您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