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数据的收集(第1/3 页)
夜幕降临,宏宇科技的办公大楼里,大部分办公室的灯光都已熄灭,只有林晓悠的那间还亮着。她坐在电脑前,双眼紧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仿佛在与时间赛跑。
林晓悠深知,要想说服陆晨轩改变对研发部门的改革决定,她必须拿出确凿有力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于是,她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数据收集之旅。
她首先打开了公司的财务系统,查阅过去项目的预算和实际支出情况。她发现,三年前启动的“智能城市交通管理系统”项目,初始预算为 500 万元。然而,由于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技术难题,需要额外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加上硬件设备的升级,最终这个项目的实际支出达到了 700 万元。但由于市场推广不力,产品销售不佳,仅收回了 300 万元,造成了 400 万元的亏损。相比同期同类型的其他公司类似项目,平均投入为 450 万元,平均收益为 400 万元,宏宇科技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明显过高,收益却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接着,她又查看了“医疗健康监测手环”项目。这个项目投入了 350 万元用于研发和生产,原本预计能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但由于对消费者需求的误判,手环的功能无法满足用户的期望,导致销售遇冷,最终只收回了 150 万元的成本,亏损 200 万元。而同类竞品公司的类似项目,投入约 280 万元,平均收益却能达到 250 万元,宏宇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产出比明显处于劣势。
林晓悠皱起眉头,将这些数据一一记录下来。她继续深入挖掘,发现了更多类似的项目。比如“智能家庭安防系统”,投入 400 万元,却因产品在稳定性方面存在缺陷,只获得了 200 万元的收入,亏损 200 万元。而市场上同类型成功项目的平均投入仅为 300 万元左右,收益能达到 350 万元。
在整理这些项目的数据时,林晓悠发现,除了成本超支和销售不佳导致的亏损,还有一些项目是因为研发周期过长而错过了市场最佳时机。比如“智能办公自动化软件”,原本计划在一年内完成研发并推向市场,预算 280 万元。但由于研发过程中不断调整需求和技术方案,导致项目延期了半年。这期间,竞争对手推出了类似的产品,抢占了市场份额。最终,这个项目虽然投入了 350 万元完成研发,但市场反应平淡,仅收回 180 万元。而对比行业内其他顺利按时完成的类似项目,平均投入 250 万元,收益可达 280 万元。
林晓悠一边记录,一边思考着这些项目失败的原因。她意识到,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还有项目管理、市场调研和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的不足。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况,林晓悠开始查阅研发部门的人员配置和工作效率数据。她发现,在“智能物流跟踪系统”项目中,原本安排了 10 名研发人员,但由于其中两名核心人员中途离职,导致项目进度受阻。为了弥补人员短缺,不得不临时招聘新员工,但新员工需要时间适应和培训,这又增加了项目的时间成本。最终,这个项目投入了 300 万元,却比预期晚了三个月完成,市场机会也因此丧失,只收回 120 万元。相比其他公司同等规模的项目,人员流动率平均在 10以内,且能按时完成,投入约 220 万元,收益能达到 200 万元左右。
在“智能教育辅助平台”项目中,虽然投入了 250 万元的研发资金,并且人员配置充足,但由于团队内部沟通不畅,导致重复工作和效率低下。原本预计半年完成的项目,拖了八个月才完成,最终产品上市时,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只获得了 100 万元的收入,亏损 150 万元。而行业内高效的团队完成类似项目通常只需 5 个月,投入 180 万元,收益能有 150 万元。
林晓悠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继续在堆积如山的数据中寻找线索。她发现,公司在一些项目中对新技术的应用过于保守,导致产品竞争力不足。比如“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投入 320 万元,却因为没有采用最新的节能技术,在市场上被竞争对手的产品超越,最终只收回 160 万元。而竞争对手在类似项目上投入 280 万元,采用先进技术,收益能达到 250 万元。
同时,她还注意到,公司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智能穿戴设备”项目中,由于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质量不稳定,导致产品在测试阶段出现了大量问题,需要重新采购和更换,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