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页)
滴醺钪啊�
继顺治托孤整整二百年之后,清王朝再次上演托孤旧事。
1861年咸丰皇帝在热河病逝。病危时召见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王瑞华、御前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孝顺、军机大臣穆萌、匡源、杜翰、焦韦占瀛等大臣,下朱谕:立6岁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任命上述八位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总摄朝政;赐皇后一方“御赏”印;赐载淳一方“同道堂”印,载淳的印由生母懿贵妃代管。“御赏”印盖在皇帝谕旨起首处,“同道堂”印盖在结尾处。八大臣拟定的任何谕旨,如果没有这两个玉印,就不能生效。
和顺治的遗嘱相比,咸丰帝在整体提升辅政大臣地位的同时也加强了两位太后的权力,尤其加强了皇太后的权力,同时辅政大臣人数由顺治时的四位增至八位,以防止个别大臣专权。咸丰摆出了一个辅政大臣和太后之间、辅政大臣之间、两位太后之间相互牵制的政治格局,以便使政权能在数年后顺利过度到小皇帝手中。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八章:未来四十年(4)
但后来政局的发展完全出乎咸丰的意料,在他安排的政治格局中最不显眼的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最后成了权力中心。她先是联合恭亲王发动政变除掉八大臣,之后又先后迫使慈安太后和恭亲王淡出,由她一人*。
由于缺乏制度的安排,历代封建王朝在发生皇位更替时经常会发生你死我活的争斗。直到康熙建立秘密立储制度,这个问题才得到了基本解决。从康熙到咸丰,清王朝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政权交接基本顺利,直到同治时才出现上述变故。
幼帝登台,主少国疑。辅臣制度经常因人而异,没有定规。忠诚自律者如霍光、张居正,篡权夺位者如王莽、杨坚、赵匡胤。
即使有制度,这种制度也经常遭到破坏。光武帝刘秀在立国之初对外戚防范甚严,结果东汉王朝的外戚之祸比任何一个王朝都要严重。朱元璋也曾经在开国之初规定不许宦官干政,但明王朝的宦官却屡次兴风作浪。
带头破坏制度的正是皇子皇孙们。东汉在第三代皇帝汉章帝时,外戚就开始擅权,明朝也是在第三位皇帝朱棣手中时,宦官开始参与政事,这一切都是得到皇帝的首肯和支持才得以成行。
对制度遵守最好要算北宋,自宋太租规定“不许擅杀士人和上书言事者”之后,历代皇帝都很好的遵守了这一制度。
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以及对制度的执行力将考验未来的中国。几千年来,各种潜规则始始阴魂不散,时刻在腐朽着制度的肌体。“人亡政息”的案例直到现在依然可能在各地上演。对人负责而不是对制度负责,对上负责而不是对人民负责的现象依然存在,所有这些,都对未来提出了挑战。
制度,健全的制度,受约束和监督的制度,既有连续性又是与时俱进的制度,这将是中国未来四十年需要不断重复和加以强调的词汇。
2
三个广东人的遭遇和人才选拨的程序
三个广东人的历史基本上构成了晚清的历史。
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这三人不仅是晚清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人物。耐人寻味的是:这三个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冲击清朝旧有统治秩序的人,除了有一个共同的籍贯广东外,在他们参与政事的过程中也都无一例外的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排斥和拒绝。
洪秀全(1814…1864)是广东花县人,他与冯云山、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萧朝贵等于1851年1月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农民起义,拉开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序幕。这次起义轰轰烈烈、声势浩大,波及18个省,历经14年,沉重的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但是如果我们考察洪秀全的成长轨迹,会发现他最初本是旧制度的忠实拥护者和奉行者。
洪秀全的家境并不错,他本没有必要造反。他的父亲是临近诸村的保正,家里薄有田产,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在当地算是好的。
问题出在科举考试上。
洪秀全上有两个哥哥,他是小儿子,也是洪家唯一读书求取功名的,在家里受宠而地位优越。7岁入本地私塾读书,13岁考上童生。此后17年4次赴广州应试,均落第,一直没考上秀才。1837年,一向自视极高,背负族人期望,已24岁的青年洪秀全第3次落榜,精神受了很大的打击,回到家后大病了一场。
这种情形我们可以想见,洪秀全幼年、少年、青年,甚至步入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