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叵担�渲杏薪逃�囊蛩兀�灿凶苑⒂跋斓囊蛩亍<�诩彝ズ脱�=逃�谧陨毕窒笾兴�鸬闹匾�饔茫�颐墙�ザ捞致邸U饫锝鼍蜕缁峄肪车钠渌�矫嬗胱陨钡墓叵嫡箍�治觥�
1、同情、怜悯对自杀的催化作用
自杀表现出各种不同类型,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例如英雄性自杀使人赞美、褒扬,犯罪自杀、畏罪自杀使人憎恨。但普通自杀,由于人们总认为自杀者是弱者,他们之所以走上自杀绝路,总有什么难言之隐,或处于严重的困境之中,因此,人们对自杀者总是寄予深切的同情、怜悯。杜尔海姆在谈到人们对自杀现象所抱的怜悯心态时说:“我们之所以对自杀这样宽容,是因产生自杀的心理状态普通存在。如果我们谴责自杀的话,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谴责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也经常有类似的心理状态。所以,我们不可能不对这种行为产生恻隐之心。”这种同情、怜悯反过来作用于自杀者,就使自杀者体会到一种理解和满足,有意无意地强化了自杀的意念和动机,促进了自杀行为的发生。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说:“我们恐惧的一切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时就引起我们的怜悯。”“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记得自己或自己的亲友也遭遇类似的事情,或者很有可能遭遇这种事情时,便会产生怜悯。”怜悯的成分中,首先有主体对于怜悯对象的爱和同情,人们决不会怜悯所恨的人。主体可能意思到自己对于对象的爱或同情,也可能意识不到,但这种成分作为潜在的推动力量却总是存在的,只是强度不同而已。怜悯还有一个基本成分即惋惜的感觉,值得怜悯的对象不是处于苦难之中,就是表现出某种弱点或缺陷,显得脆弱、娇嫩而无依靠。
柏格森认为:“怜悯的实质是自谦的需要,是与别人同患难的强烈愿望。”根据在一点,模仿自杀的人抱有一种与自杀者同患难的愿望。当自己也处于令人难以解脱的困境时,也会想到若自己作出令人惋惜的行为,同样会引起别人的同情和理解。于是,自我毁损的愿望便不难产生,自杀行为也变得易于理解了,正是这种“理解”客观上支持了自杀行为的实施。
怜悯被佛教和基督教及其他教义赞为美德,历来人们都是怜悯、同情弱者。自杀这一行为,很容易激起善良人们的怜悯和同情,这尤如赞美和奖励一样,极大的“强化”着企图自杀者的自杀观念,给自杀的观察学习“创造”了一个心理基础,起着坚定动机的作用。观察自杀模型受到社会同情的时候,比仅仅只观察自杀模型的时候,观察者更容易受到强化,从而导致以后的自杀行为。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怜悯和同情尽管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但从预防自杀、减少自杀发生率的角度来看,并无益处。实际上,怜悯和同情对自杀行为的发生,客观上起着一种怂恿作用,无异于自杀事件的催化剂。但是,对自杀者的怜悯和同情心态是与整个社会对自杀现象的模棱两可的看法紧密相联的,要彻底消除这种心态似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发挥这种心态的积极影响,减小负作用的问题。
2、邻里关系与自杀
邻里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环境。街坊邻里,通常是指房前屋后,左邻右舍的几户人家 ,有时也指整个小村庄或城镇里的一条街道、一条胡同等。由于居住条件接近,彼此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有的还直接或间接构成了亲戚关系或挚友关系。他们在工作上、生活上以及教育儿孙后代上彼此关怀、互相帮助,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起着家庭作用。但是,由于长期生活在同一环境中,邻里之间也难免会因种种原因发生矛盾和纠纷。对此,关键就是看当事人如何对待,如果不是原则上的问题,大家互相谦让,退后一步自然宽,完全可以妥善解决。但在实际生活中,少数人却不是这样,他们争强好胜,得理不让人,甚至胡搅蛮缠,这样就容易使矛盾激化,纠纷扩大。一些心胸狭窄的人甚至不惜以生命作代价而走上轻生绝路。例如四川省某县农妇干某,与邻居为小猪拱乱草垛发生争吵后,认为即受损失又受气,一时想不通,回家闩门自缢身亡。区区一件小事,竟付出生命代价!事实上,因邻里纠纷而导致自杀的,有许多都是由生活琐事引起。作者调查的384例自杀死亡之事件中,因邻里纠纷所致的有21例,占5.5%。
邻里纠纷引起自杀,还有些是小孩之间发生纠纷而波及家长。特别是当前独生子女增多,某些家长将子女视为“皇帝”、“公主”,小孩之间的纠纷,往往演变成家长之间的唇枪舌战,甚至大打出手,也很容易导致自杀。
3、劳动场所、工作环境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