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司民之谋,文郎之欲(第1/3 页)
“慎言!”
见旁边的人越说越离谱,王吉贞赶忙制止道。
这件事是周铁衣无理,他们儒家有理,没必要因为一时气愤说出糊涂话,传到圣上耳中,该如何是好?
“不,他说的有理。”
一直沉默不语,坐在主座听着儒家官员讨论的董行书,这次不仅没有出言制止,反而一反常态地开口。
刚刚讨论纷纷的儒家官员们惊讶地看向董行书,一时间没有明白董行书赞成的是哪句话了。
王吉贞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向老持沉重的董行书忽然说出这番"糊涂话"来。
而后见董行书指了指刚才说话的官员,“你将你刚刚说的话再说一遍。”
被指着的言部官员贾源长自己都反应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司民,我刚刚无状……”
他们御史说话,一向是张口就来,因为谏言的特权,所以很多话他们自己都没有经过脑子。
“不,再说一遍。”
董行书肯定地说道。
贾源长咬牙,而后说道,“若百姓要求服十二章,难道我们让天下人都穿十二章吗?”
这已经是欺君之言,将高高在上的圣上拖入党争,道统之争中,让圣上不能够安安心心当裁判,所以一般而言,官员们即使是党争,即使是道统之争,能不牵连圣上就不牵连圣上。
就像梅俊苍在文章中写的一样,圣明无过于君父。
董行书颔首道,“就以你这个立论为基础,写一篇文章,不过不要用奏折写,写了之后直接在《醒世报》上刊载。”
“啊?”
在场儒家官员们脑子都停顿了一下,唯有赵观山,唐安世等人露出恍然之色。
董行书笑着点了点报纸,“田父要藏头露尾,投石问路,那么我们就要拨云见日,他周铁衣不是提倡要圣上耳聪目明吗,不是提倡要就事论事吗,既然是他在报纸上刊载,我们就在报纸上说,让圣上看看,让天下百姓看看!”
王吉贞之流顿时反应过来了。
司民这招,妙啊!
大夏圣上不是一直觉得是我们儒家阻碍了他修道,蒙蔽了他视听,又欺压了百姓吗?
这次我们儒家就不出手蒙蔽视听,让大夏圣上看看他自己培养出的周铁衣,到底会衍生出哪些歪理邪说。
这些歪理邪说稍微一扭曲,让大夏圣上看看他还能不能够再教育天下百姓!
唐安世叹道,“但如果这样做,以后百家报纸权柄恐怕不会像现在这么大了。”
出了这件事,大夏圣上一定会限制百家办报纸的内容,这是比还没有查完的"瞌睡虫案"更棘手的问题。
因为瞌睡虫案只是外部敌人出了问题,我们大夏内部还是好的。
但这"让天下人服十二章"的言论一出,那就是我们内部出了敌人了,到时候就算周铁衣有千百张口辩解,他也无法改变大夏圣上固有的想法了。
他总算是露出破绽了!
众多儒家官员眼前一亮,甚至有人感叹道,“或许早就应该放他到地方上去,在天京有我们压着,他还"施展不开拳脚"呢?”
这人感叹了之后,其余人顿时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声。
董行书这个提出此计的人倒是神色如常,等众人都笑完了,他看向唐安世,“平安,秋闱准备得如何了?”
秋闱是各州省的考试,选举举人,而举人是百姓做官开始的基础,所以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
唐安世对董行书拱手道,“一切照旧,准备妥当。”
董行书低头看了一眼半白话半文言的文章,开口道,“今年的经义可以考得深一点。”
唐安世顿时明白了董行书的意思,拱手道,“我会通知各地的考官的。”
经义考得深一点,那就要熟读经典,要从那一个个句读之中揣摩文章深意,所以多读文言文之人自然有优势。
今年的秋闱,董行书要让天下世人知道,想要做官,读白话文是不行的,这也是权谋之举。
······
诛神司。
虽然秋雨绵绵,但是进出文吏皆有喜色,自从周侯改制了诛神司总部之后,他们就不再是清水衙门,如今监管着"奢侈税",又手握着"烧仓案",这两个月,诛神司的俸禄前所未有地优厚了起来,这都是周侯的功劳啊!
但文吏们喜气洋洋,诛神司的力士,小旗,总旗们可不敢怠慢,上次兵冢之事,他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