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页)
拉拉担心地问王伟:“如果完成不了销售任务,何好德会受到怎么样的冲击?”
王伟说:“离开DB是比较容易预见到的一种可能。”
拉拉忙问他的意思是不是何好德会被炒。
王伟笑了笑说:“我在DB干了8年,经历过四任总裁,有两个是被公司炒掉的。何好德算是在任最久的,已
经快三年了,其他的都没他干得久。高层不够稳定,是DB近年来发展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聚焦
中国’失败,何好德只有走路;如果成功,那么他能获得提升,比如成为DB亚太的头——机会与风险总是并存
的,这很公平。”
拉拉听完,觉得王伟对“聚焦中国”的看法其实和李斯特差不多,虽然还不至于到悲观的程度,却也毫无乐
file:///E|/新建文件夹/新的文学/杜拉拉升职记1+2+3全集/杜拉拉升职记。txt'2010…5…10 15:14:15'
观可言。
拉拉不由得天真地问王伟:“既然风险不小,那何好德干吗还要花那么大心思把CEO乔治请来中国看市场,
千辛万苦地去自找这个‘聚焦中国’呀?”
王伟耐心地解释说:“拉拉,这事儿也由不得何好德不做。行业非常看好中国市场,各大公司都在加大对中
国的投资力度。DB不上,竞争对手可就上了。”
拉拉恍然大悟道:“那我们在中国的排名就会掉下来了。”
王伟点点头说:“就是,公司考核何好德的指标多了去了,除了利润和营业额,还有市场占有率和在华的行
业排名——他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谁都可以混,他可没法混,再有就是我们这帮管销售的总监没法混。每
个月,指标、费用都盯着呢。”
拉拉听了不由得感慨道:“嗯,要不怎么说资本总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剩余价值呢。”
王伟笑道:“做了销售的,就都明白这个道理。今年完成指标了是吧,明年再在这个基础上增长个百分之二
三十,永无止境。何好德这些做总裁的,哪一个不是做销售出身?都明白。”
拉拉忍不住叹道:“这就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
王伟被她逗乐了:“是这么回事儿,女侠。”
拉拉多愁善感道:“那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呀?”
王伟笑道:“什么时候都没有尽头。受不了的就走呀,大把新鲜血液等着补充进来呢。别的国家不好说,咱
们中国有的是人才,从来不缺乏明眸皓齿的新人。”
拉拉一想也是,公司在华员工的平均年龄才30出头。
file:///E|/新建文件夹/新的文学/杜拉拉升职记1+2+3全集/杜拉拉升职记。txt'2010…5…10 15:14:15'
DB共有三个销售业务部,其中Tony林负责的商业客户部,业务额占了DB中国业务总量的55%,公众客户部占
15%,王伟负责的大客户部占30%。Tony林能否完成任务,成了DB中国能否完成任务的关键。
Tony林35岁上下,和王伟一样,也是美男子,又都是北京人。但他和王伟又很不一样:王伟平时话不多,给
人的感觉是骨子里透着北京式的高傲,属于比较酷的那一类;Tony林则长于人际关系,看到谁都随和地打招
呼,属于颇得人缘的类型。
除了人际风格的迥然不同,二人的职业特点也很不一样。王伟是正牌销售出身,做销售是一把好手,在DB服
务了8年,一步一步升上来的;Tony林则是3年前加入DB,属空降兵,而且他在销售上,算半道出家,做生意的
能力是不好和王伟比的。
Tony林刚加入DB时,商业客户部分为A和B两个部分,他负责相对较小的B部,业务额也就占公司总业务额的
20%左右。
Tony林的销售水平虽然在几个总监中不算前茅,却有两个好处,一是执行力一级水平,对总裁何好德的指令
跟得很紧;二是和市场部的配合非常到位,销售结果不错。
这就是Tony林的聪明之处,他自知做生意还得学着点,DB市场部的水平在行业中算数一数二的,他自己没有
特别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