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比《简·爱》还上头(第1/2 页)
当初文学社恢复成立时闹出了好大的阵仗,不仅在燕大校园内掀起了波澜,消息更是登上了《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这样的顶尖媒体。
《未名湖》是五四文学社的社刊,五四文学社早在恢复成立之初就在筹划,还专门找茅盾先生给题了创刊词。以学生刊物的标准来看,牌面已经拉满了。
但说到底也只是个学生刊物,陈健功他们一下子印了2000份,16开的油印本,因为不是公开刊物,所以只能在校园内流通。而且受限于规模效应,刊物的印刷成本并不低,定价两毛钱也只是保个本而已,五本《未名湖》就是一块钱,陈健功的人情在林朝阳这肯定不止一块钱。
正好以后要麻烦借书处的几个同事,带回去大家一人分一本,笼络一下人心。
后世要是说谁给同事帮个忙,同事回他个学生刊物,估计这人就得罪死了,还不如不回,现在可不一样。
绝大多数具备一定文化的市民都对读书、看报这件事趋之若鹜,而且别小瞧《未名湖》,它虽然只是一份学生刊物,但能在上面发表作品的却都不是一般人。
林朝阳在回来的路上随便翻了翻,看到了刘振云的《瓜地一夜》,就是他改的那篇小说,还有石铁生的《没有太阳的角落》,还有陈健功、黄贝佳等如今已经在文学界小有名气的作者的作品。
听说这是五四文学社的学生们搞的,几个收到杂志的同事都表现的十分感兴趣,仔细读一读,发现这份学生刊物刊载作品的水平还真不低。
“这帮学生,还真是有些水平啊!”胡文琼感叹道。
杜蓉说道:“我听学校的几个老师说,77、78这两届学生不好管,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都已经工作多年,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可能比当老师的都丰富。”
胡文琼点点头,“这个我倒是听说了。前段时间西语系那个邱老师不是因为来听她课的学生太少被气哭了吗?听说是因为嫌她讲的没水平。”
“没水平倒不至于,邱老师才刚三十,这帮学生啊,就是被学校里那帮教授的课把胃口给养叼了。”
林朝阳对胡文琼和杜蓉的对话深以为然,这几年的燕大学子是无比幸福的,授课老师几乎有大半都是教授,其中更不乏国内各个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如朱光遣、吴祖缃这样的人物几乎每个系都有。
再过几年的学生,可没这个好运气喽!
中文系今天的课只有半天,系里的同学们下课之后都在议论一件事,据说学校正准备给留学生们安排“陪住”学生。
所谓“陪住”,顾名思义,自然是和留学生住在一起。当然了,这是指同性之间。
一方面是为了让留学生更好的学习和锻炼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也有监督留学生的意思。
这年头除了燕京本地人,没几个学生的普通话是标准的,因此燕京本地的学生自然就成了陪住的最佳人选。
77级中文系燕京土著不少,查剑英、王晓平、宫玉、李淳……
大家对这件事并不积极,这年头沾上外国人那都是大事。虽然跟留学生住在一起可以享受到双人间的宿舍,可大家都不想惹麻烦,聊起这件事时,更多的想法是别抽到自己。
聊着聊着,女生宿舍里的话题提到了今天到教室里出现的陌生面孔。
“诶,晓平,今天坐陈健功旁边的那个小同学是谁啊?怎么没见过?”
宫玉是77级中文系文学专业女生里年龄最大的,她是走读生,较少参与五四文学社的活动,并不认识林朝阳,她带着几分好奇问王晓平。
没等王晓平回答,一旁的查剑英问道:“他你不认识?”
宫玉被查剑英问的一脸懵,“我应该认识吗?”
“之前去小西天儿看电影你没见过他?”
“哪次啊?有两次我都没去!”
“他啊,《牧马人》的作者。”
“牧马人?”宫玉初听没意识到,过了好几秒问道,“你说小说那个《牧马人》?”
“对啊!”
王晓平这时对查剑英说道:“建英,林朝阳不是不让大家往外传吗?”
“有什么关系,《未名湖》上都登了他的笔名了,你没看健功都大大方方的吗?”
宫玉问道:“他是《牧马人》作者这事,还得保密?”
“没什么,都是之前的事了。”查剑英回了一句。
“哎呦!”宫玉这会儿终于反应了过来,“你们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