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野战军8师23团、华野3纵8师23团。该团战斗力很强,尤其善长山地作战和攻坚,在洛阳战役中该团1营首先突破洛阳东门城防获“洛阳营”称号。该团有115师686团2营营部及7、8两连的基础,是8师主力团,亦是22军主力团。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8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第65师。其前身为1945年9月由鲁南军区主力3团、5团组建的山东军区第8师,1947年2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8师。该师是华东野战军少有的有115师老红军连队基础的部队,尤以善于攻坚闻名华东,被誉为“陈军长袖子里的小老虎”,陈老总称其“始终是很好的头等兵团”。该师成立后,参加了界河、兖州、枣庄、韩庄、泗县、宿北、鲁南、莱芜、泰安、孟良崮、沙土集、金刚寺、洛阳、开封、济南、淮海、渡江、解放浙东南沿海岛屿等战役战斗。在多次战役战斗中担任主攻任务,为战役的全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第三野战军的主力师,两任师长王麓水、王吉文先后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洛阳战役中,23团(195团)1营首先突破东门,被华东野战军授予“洛阳营”荣誉称号。淮海战役中,“洛阳营”与中野“襄阳营”并肩作战,一举消灭黄维兵团的“威武团”,使敌中心据点双堆集完全暴露在我强大的火力之下。1958年4月,65师改编为舟嵊要塞区定海守备区。1963年11月定海守备区撤消,1967年6月恢复,1976年5月又撤消。第194、195团分别发展为如今的舟山守备区海防第17、18团。
在美丽富饶的舟山群岛上,有一支英雄部队在日夜守卫着祖国辽阔的海疆,这支英雄部队,就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洛阳营”,现南京军区舟山警备区守备第1营。
历史沿革
“洛阳营”的前身是由苏鲁支队、边联支队改编的115师教2旅5团1营,后为鲁南军区第5团1营;
1945年9月编入山东军区第8师,为23团1营,后称山东野战军8师23团1营、华野3纵8师23团1营;
19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第65师第165团第1营;
1958年改称舟嵊要塞区第1营;
1985年改称舟山警备区第1营。
成名之战
1948年3月,洛阳战役打响。1营担负进攻洛阳城东门任务。
河南洛阳为国民党军战略防御重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洛阳城东门又是全城守备重点,由国民党青年军第206师守备,工事坚固,城门封堵,城外设有铁丝网、拒马、外壕等多重障碍。第1营经过新式整军运动,官兵士气高昂。受领任务后,多次侦察城防设施,广泛开展军事民主,详细研究进攻方案,反复进行爆破和突击演习。11日19时攻城开始,该营3个连队在强大炮火掩护下,紧密配合,连续突破18道工事障碍,炸开两道城门,首先攻入城内。国民党守军组织炮火猛烈反扑,营长张明带伤坚持指挥,全营官兵顽强抗击,打退守军数次反扑,巩固住突破口,为后续部队开辟了进攻道路,对战役的胜利起到重大作用。
1948年7月7日,中国共产党华东野战军前线委员会授予第1营“洛阳营”荣誉称号。
卓越功勋
该营拥有八路军115师686团的老底子,基础扎实,作风硬朗,战力强悍,参加过山地平原的进攻防御作战、大城市的攻坚战、突破江河及渡海作战,适应各种条件的作战,尤其擅长攻坚作战,是195团、65师乃至整个22军的主力营。
该营自1945年组建后,转战17个省区,参加大小战斗六百余次,先后涌现出了“首先突入枣庄第一连”、“爆破模范排”、“陈金合班”等19个英雄集体和舍身炸敌地堡、被陈毅元帅誉为“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陈金合,宁死不屈的铁人轩广盛,机智勇敢、单人俘敌一个连的青年英雄安保全,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张明等一百余名战斗英雄、六百余名功臣模范。
该营在宿北、鲁南、泰蒙战役中,出色完成任务。1949年 4月,参加渡江战役,在安徽芜湖地区渡江后,进军浙东,和兄弟部队一起,解放余姚、宁波,肃清穿山半岛残余国民党军。7月,攻占象山。8月,攻占大榭岛和梅山岛。10月初,攻占金塘岛。1950年5月,攻占定海本岛和岱山、长涂等岛屿,解放舟山群岛。之后在舟山群岛长期驻防,拱卫东海前哨。
进驻舟山后,该营继承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