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1/4 页)
临仙楼里有小二端着热茶进来,伸手在门边叩了叩,他才收回神,朝对方笑着示意一下。
马不停蹄地走访,终究是有所收获的。在先前的调查中所能知道的其他酒楼预定菜蔬的来源和渠道,许宣都已经做出了应对。有些是他自己亲自来的,这些有十足的把握;另外一些让临仙楼可靠的下人来做,也能保证六七分的成功可能。能到这一步,也就足够了,他也没有对事情做太过完美的预期。
有时候,当真的不惜代价去做一件事情,总还是能够有收获的。
许宣喝着茶,伸手在有些泛酸地腿上稍稍敲了敲。不停的奔波,虽然坐的是马车,轻微颠簸积累到一定程度,终究对身体产生了一些影响。
“呵,还真是不惜代价呢”
每一次走访的背后,是巨大的资金投入。
将原本的菜价往上翻了两倍甚至更多,大部分菜农几乎没有犹豫,就点头同意了下来,随后签字画押走一走流程,事情就定下来了。
不同意的自然也有,这些人都是事先就已经有过预计的,县衙里甚至派了衙差跟着许宣。有了来自官府层面的压力之下,威逼利诱,最终还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事情已经做到这一步,接下来的结果,要通过随后的时间来验证了。但想来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
但是,无论如何,就眼下而言这都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如今的情况,其实已经算不得是在做生意了,但是有些事情又必须要去做,一步都不能退。对许宣而言,钱自然是小事,他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了保证胜算。因为依照许宣眼下并不深厚的背景,哪怕是最小的失败,都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并且撕扯到最大。所以,除了不择手段地去做,眼下并没有其他的选择。
资金并不需要特别担心,花山的东西,在刘守义的默认之下,其实已经被洗白了一半,至少合法性已经不成问题了。虽然无法直接实现流通,但是有黄于升和方元夫的路子,将其中的一部分兑换成现银,也足够支撑很长一段时间。
当然,随后肯定还需要别的渠道将钱彻底洗干净,不然仅仅是通过黄于升二人来做,难免会被有心人发现。并且,所得的银子也不足以支撑许宣所要做的事情。
或许是许宣关于番薯的言论引起了刘守义的重视,在加上本身对于李贤已经很有意见了,县衙里的人手虽然很紧,但依旧挤出了几个衙差跟随着许宣办事——才让事情比原本预料得轻松了很多,一些设想里的麻烦也没有出现。不过在离岩镇不远,一处叫罗田的地方,遇到了金风楼的人,双方稍稍交了一下手,随后才知道,对方竟也有了同样的想法。
但是,毕竟是慢了一步了。这种事,既然已经慢了一步,随后再想要翻盘,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不知道李贤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呢?
这样的想法也只是掠过许宣的大脑,随后笑了笑,心思转到其他的地方。衙差们给许宣带了话,晚间的时候,刘大人有请
看来,应该是番薯的事情了。
这种事情,要怎么说呢?
许宣喝着茶,脸上露出些许苦恼的表情来。
时间还是够的,这个时候他拿起笔,就着已经铺好的纸页写些东西。
对于大明朝眼下的农业,许宣其实很早就有些想法。无论在什么时代,人毕竟都是要吃饭的,因此农业生产就不可能被忽略掉。即便科技已经相对先进的后世,通过粮食的经营,大获其利的人也大有人在。不过大明朝以农立国,这些东西牵涉起来相对敏感,因此在许宣心中,原本准备稍稍推后考虑。
但是在见到余仲堪之后,想法就有些改变了。虽然那个时代的很多东西不能照搬到眼下的大明,但有些思路还是可以利用一下。
无土栽培,绿色食品如今大明朝本就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因此断然没有可行性。倒是反季节蔬菜水果之类的,可以考虑一下。当然,即便真的做出来了,恐怕也无法做成规模。不过,这些新奇的东西如果有了成品,倒是可以用作送礼或者公关——除了达官贵人们的餐桌上之外,最适合的大概是御膳房了。
可行性颇大的还有杂交水稻,虽然缺乏了后世的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但是基本的理念已经搞懂了。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这是生物界普遍现象。这个如果能够成功,那么名垂青史肯定是跑不掉的,不过具体要做起来,难度其实堪比登天,不过好在有时间去慢慢经营。虽然许宣并不在乎青史留名,但偶尔想一想,也觉得蛮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