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的!”谭政豁然醒悟了。“那么,谭政同志,你回去立即就作些准备,把整风运动中、高干会上对军队方面提出的那些意见、问题理一理,作些归纳,再在部队里开展一个民主运动,对各级领导上的错误揭露一番。
你带机关干部再深入部队,作些调查研究,写成报告,提出改进的方法来,并就这个问题在下次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作报告!“毛泽东叮嘱道。谭政望着主席,微微地点着头,默然接受了毛泽东下达的艰巨任务。两人一时静坐着没再谈话,只听见室内盆中炽热的炭火,偶尔发出噼啪的响声和窑洞外高原寒风的呼啸。谭政接受在下次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的任务,深感责任重大。不一会,他开了腔,向毛泽东又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求教,毛泽东都一一耐心地作了答复。自从谭政跟毛泽东上井冈山并给毛泽东当秘书以后,他就一直把自己当作毛泽东的学生,把毛泽东当作自己的老师,处处向毛泽东求教。一会儿,谭政又若有所思地对毛主席说道:”主席,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使我想起了十三年前的1929年。那时,也是个冬天,咱俩坐在炭火盆边儿谈天,谈了一个白天,又谈了一个通宵,后来你执笔起草,我给你抄稿,写成了《古田会议决议》,保证了红军的发展壮大,打出了今天抗战的这个新局面。啊!这可真不容易呀!“”是的,我也想起了古田会议那个时候的情景,我们俩人又想到一块了!“毛泽东深情地回答道。这时,毛主席的警卫员端饭进来了。”该吃点东西了,不然肚子又要开船了!“毛泽东风趣幽默地说道。”什么好吃的呀?“谭政一边坐到桌边一边问。毛泽东先夹了一筷头菜送到嘴里,边吃边说:”好吃好吃!辣子炒苦瓜,咱们家乡菜——湖南味!“”现在这个大冬天,哪来的苦瓜?“谭政不解地问。”还不是我那块菜地的收获吗?秋天摘下来的,炊事员老王收在地窖里。
知道是你这湖南老乡来了,专门炒给你吃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吗!“毛泽东亲切地回答说。”历史条件变了,情况不同了,谭政同志。就要根据变化了的历史情况,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用哲学名词讲,这叫实事求是。还记得吗?1929年冬天,我们讨论红四军中的问题,是解决不重视根据地建设的单纯军事观点和流寇思想,军队内部是肃清一切军阀主义;现在,情况变了,不仅要继续克服军阀主义,还要解决官兵关系紧张、军政关系紧张、军民关系紧张这样一些矛盾。有些人,一当官儿,就不关心士兵疾苦了,士兵提意见,他又压制民主,打击报复。“毛泽东又开始接起前面的话题。
稍停一会儿,毛泽东又接着说:“还有,井冈山时期,开始,不懂得发动群众,也不懂得维持部队纪律,搞得军队和老百姓关系恶化,弄得没有粮食吃,记得吗?咱俩也天天一个房子里喝南瓜汤?”“记得,记得,当时熬夜写文章,能吃碗带咸味的南瓜汤,就算好的了!”
谭政感叹地附合着说。毛泽东接着说:“当时缺粮又少盐,现在咱俩吃的什么?”毛泽东用筷子敲了敲碗边说道:“现在吃的是小米饭!你说,要是不搞好军民关系,军队不开荒生产,咱俩能这样‘丰衣足食’吗?”“哈哈!”谭政笑了,毛泽东也笑了。这笑声饱含着多少酸甜苦辣,这笑声是多么意味深长啊!“所以,你这次在高干会议上的报告,不仅要解决官兵关系问题,还要检讨军民关系、军政关系等问题……”毛泽东收住了笑容,严肃地对谭政说。“好了,主席,今天来你这里,肚子喂饱了,脑子里装满了你的教导,该回去了,回去好好消化消化。”谭政告别了毛主席,兴致勃勃地走出窑洞。毛泽东送谭政出门,像想起了什么事,突然在院子里停了下来,问谭政:“你今年有多大岁数?”“三十八岁了。”谭政回答,但不解其中的用意。“孔夫子说过,‘三十而立’,你是快四十的人了,那早该‘立’了!”毛泽东不紧不慢地说。“嗯!”
谭政以为毛泽东在鼓励他承担起起草《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任务哩,便应声答应了一下。可毛泽东用右手食指在左手心里比划着,接着又说道:“我知道你原来的名字叫谭世名,可你注意过现在的名字——谭政吗?”毛泽东问谭政。“这个,我真的没有想过。”谭政回答。“你数一数,看‘谭(谭)政’两字是多少划?”
谭政也仿照主席用手指在手心里写着、数着谭政的笔划数,说道:“二十八划!”毛泽东又对谭政说:“那你再数一数我毛泽东(泽东)三个字的笔划数!”谭政又在自己的手心里写着、数着,然后回答说:“也是二十八划!”毛泽东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