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1/4 页)
。。。。。。楚天阔阔,楚地茫茫,楚山青青,楚河荡荡。梧桐巷,走出霸王这样的英雄,那是大楚的骄傲。大王你,臂力超人,力敌千钧——
老臣为楚人,恨不能将楚国大旗插在关中大地上——
可是臣年老体衰,无法再追随霸王了,不能亲眼看到大楚统一天下了。
孟子说:“不用贤则亡!”西楚营内贤者可谓云集,望大王剔除疑心杂虑,亲之、信之、用之,这是老臣的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叩首,请纳谏。
如果真的死后有灵,老臣愿保佑大王战胜暴秦,统一天下,振奋西楚神威!
范增绝笔!
正文 第九十四章了解嫔妃的人
更新时间:2009…12…29 13:12:15 本章字数:4687
范增死了!
楚军内部谣言四起。
尤其是商敬和巫天然带回来的消息,使楚军一个个都心怀忐忑,觉的围困秦军根本就没可能性,人家的粮食多的是呢。更有很多人蠢蠢欲动,想要到关中去过日子。这些人也分为两派,一派觉的可以跟着楚霸王打到关中去,另一派则打算“偷渡”过去。很多下级军官觉的军中没有了范增,就好像大厦没有了横梁,摇摇欲坠了。一时间士气低落。
秦军却在这个时候,主动地撤离了荥阳,前往成皋。临走的时候,带走了城内的百姓,给楚军留下一座空城。
接到范增的死讯后,项羽悲痛难当。他虽然怨恨范增‘背叛‘自己,但同时也无法割舍这些年相濡以沫的父子之情。秦军的撤退让其他的将领感到非常意外,可是项羽却觉的合情合理。他觉的秦二世肯定是害怕他的虎威了。
这是王熬的计策。王熬的意思是按照随何的想法,北和韩信,东灭齐国,先安定了北方再说。先决条件是项羽必须先撤兵。按照项羽的性格来看,他不大可能会追击秦军,而撤回西楚攻打英布的面比较大。
若是范增活着,可能还会给项羽提一下意见,范增一死,项羽真正的信马由缰,无所顾忌的胡乱指挥了。
“明日大军撤回西楚,攻打英布,为亚父报仇!”范增连夜升帐,当众宣布。
所有人都知道范增是病死的,和九江王英布没有半点关系,项羽怎么会这么说?幸好项羽先生没有让大家等的太久,就给出了标准答案:“英布反叛,亚父心怀郁闷,所以才会一病不起的,这笔仗咱们一定要找英布算清楚!”
钟离昧等人一边唯唯诺诺的答应,心里却暗自嘀咕,这样的说辞能够骗得了谁呀!亚父是被你活活冤枉死的。钟离昧从心眼里觉得现在不是撤退的时机,秦军撤退到成皋,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怎么能为了向英布报复,就不顾大局呢!可是钟离昧这次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多事了,对项羽的决定他无条件服从,以示效忠。
西楚大将屠刚丘、项声帅七万大军进驻荥阳,其余人马,原路返回经定陶、外黄返回九江,攻打英布。
王竹从心眼里觉的项羽是个人才,他太容易感情用事了,太容易中计了。只要你找到他性格上的弱点,就能把他治的死死的。反间计的成功并不是陈平的计策有多么高明,{不但不高明甚至有点可笑}只能说明项羽的性格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既然项羽已经中计,王竹以为可以直接前往魏郡攻打齐国了,所以,就在楚军撤走的当天晚上,找来一群智囊,商议从哪一条路进兵。
王熬劈头说道;“先撤回关中去,必须先撤回去!”王竹纳闷;“先撤回去?那怎么来得及,项羽马上就会回来的。”
王熬道;“必须先撤回去,稳住齐王。至于项羽——英布也不是好对付的,加上随何帮忙,想要攻下九江,至少也是几个月的时间。”
李左车道;“不管怎么说,英布也是我们的盟军,难道咱们就见死不救。”王熬笑道;“英布降秦八成是随何威逼,使之骑虎难下,不得不就范。我听说,他平时性情豪侠,气势凌人,把谁都不放在眼里,这种人有棱有角,既有才能又有缺点,大王用之,当挫其锐气。倘若英布有九江之地,又有雄兵十万,怎么能真心实意的归属大王呢。不如让项羽去把他的羽毛拔光了,才好利用。”
李左车诡笑道;“妙!英布是楚人,九江一代的势力根深蒂固,即使现在战败了,等到日后,仍然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王熬道;“请大王派两个使者,一个去见韩信,另一个去见齐王田广。如果韩信接受大王的册封,大王立即命令王贲撤出燕国。至于田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