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第1/4 页)
易永恒沉默了,抽着烟,手不停的拍打着地板,好似等着李大傻说什么,无论如何,易永恒都不会强迫他,这是原则,哪怕李大傻是他的属下。
“曾经有一个孤儿,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那时候村里灾祸连连,村里人没有余粮照应他,每天都过着饿一餐饱一餐的生活,因为他在流浪,他在做乞丐,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老僧,一样衣衫褴楼的老僧,老僧问他,你愿不愿意跟着我,去很遥远的地方,那个孤儿摇了摇头,说不愿意,因为我不想拖累你。
于是老僧笑了笑说,你和我走吧,我们两以后相依为命。”
李大傻望着天,好似在回忆着什么,脸上挂着那傻傻的笑容:“他们流浪啊流浪,那个孤儿从来不问老僧这里是哪里,那里是是何处,他只知道跟着老僧走,无论风雨,无论寒暑,每到一个地方老僧都会去化缘,求的一点饥食,每次老僧都会让孤儿先吃,剩下的就自己吃一口,然后打坐诵经,好似那样可以缓解饥饿。
有一天,他们来到到了一座山,这里四处幽静,充满了神秘的气息,依稀可以听到一声声悠长的钟鸣,可以看到四处碧绿,古树林立,可是看到一座深藏在这世外桃源的古刹。”
“这个陌生的地方,让孤儿很害怕,却有很想进去,这里好似有一种他喜欢的东西,老僧告诉孤儿说,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孤儿当时就愣住了,他想,他还有家么?他问老僧,我还能有家么?老僧回答他,有,我的家就是你的家,即使我离开了,这里依旧是你的根。
孤儿当时就哭了,那是感动的眼泪,在那之前,他只哭过一次,就是父母去世的时候。”
顿了顿,李大傻继续道:“从那以后,那座古刹就是他的家,在这里遇到了很多同龄的孩子,遇到了很多朋友,他们早起晚睡,每天重复着一件件功课,一次次的练习,他们从来没有觉得烦躁,他们自己丰衣足食,日子虽然清苦,但很快乐,真的很快乐”“可直到有一天,一个从国外的师兄回来了,从此一切都变了,他说他高学历,可以改变一切,可方丈说不需要,老僧也说不需要老僧日渐衰老,方丈却已经先圆寂而去,很奇怪的圆寂,而后那位师兄坐上了方丈的位置,一切都改变了,真的改变了全古刹的人都过着要什么有什么的生活,来往的人越来越多,孤儿也长大了,老僧却更老了,全古刹的人都过着富足的生活,唯有老僧和孤儿过着以前的日子,依旧是粗茶淡饭,旧衣麻布,每天晚上老僧都会叨念一句,变了,真的变了,可是孤儿可以看出他的脸上只有苦涩,没有了从前的笑容,终于有一天,老僧去世了,很奇怪的圆寂了,那一晚上,全古刹的人都哭了,只有孤儿一个人没有哭,他在笑,傻笑,一直在傻笑,谁都不知道他在笑什么,第二天,古刹的人发现孤儿消失在了,谁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吸了一口烟,李大傻脸上又露出了一脸憨厚的笑容。
但是在那憨厚之下却隐藏着一种耐人寻味的东西,易永恒明白了,为什么当初见到李大傻,会觉得他与众不同了,原来只是因为他那憨厚的笑容
第16章,大气磅礴
谁都明白,李大傻说的那个孤儿事实上就是他自己,可以说他是少林寺变化的见证者,回想起那句经典的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即使以前的少林寺并不是全世界闻名,但中国人都明白一点,他是天下武宗,他是武学圣地,这个名字永远都悬挂在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即使外人在怎么仿造,也不顶用,因为他永远都仿造不出那种千年积蓄的神韵来。
可如今的少林寺全世界闻名又能如何?现在只是一座让人来了之后就不在想来的寺院,连根基都没有,还谈什么发扬广大,人们心中的少林寺早就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是一座充满物欲的寺院,佛家的八戒,在这里已经彻底沦丧殆尽,已经找不到曾经的幽静古刹。
随意的找了一家宾馆入住,易永恒可以了解到这里四处都是武校,商业化的今天已经把这里搞的不堪入目,即使今天的武当山,或者说峨眉山,在或者其他大山名川,他们没有少林寺这样的名声远播,但在人们心中却永远是圣地。
放下心中的忧虑,易永恒缓缓离开了宾馆,这次李大傻倒是没有跟着出去,外面的创伤是他不想见到的,易永恒也没有逼他,出到门口易永恒点了根烟,吸了一口,随后朝少林寺而去,到了少林寺的门口,易永恒花了点钱,在外面的小店里买了张三十五块的门票,随后走再次走进了少林寺。
还有五天的时间就是武道至尊会,易永恒都怀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