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第1/4 页)
魏征说道:“以李尚书之才,攻打江陵自然不难,只是萧梁地域广阔,若是萧铣南逃岭南,却是要花费不少时日。”
凌敬微微一笑,说道:“岭南要平,其实并不难。”
杨浩听了,就微微点头,说道:“凌爱卿说的可是李袭志与那冯盎?”
凌敬就点头说道:“正是!”
魏征听了,也是点头,适才他疏忽了这几人。若是能说降此人,岭南就定了。
这李袭志,是萧梁的工部尚书,检校桂州总管,按照隋制,是始安郡(今广西桂林),大业末年,任始安郡丞,当时天下大乱,袭志散家产,招募得三千人,以守郡城,后来萧铣、林士宏等人来攻,李袭志以一郡之地,拒敌困守,后来宇文化及弑逆,杨广身死,李袭志集士庶举哀三日。
后来有人劝他,学那尉佗,却被李袭志厉声拒绝,说:“吾世树忠贞,见危授命,今虽江都陷没,而宗社犹存,当与诸君戮力中原,共雪仇耻,岂可怙乱称兵,以图不义!吾宁蹈忠而死,不为逆节而求生。尉佗愚鄙无识,何足景慕?”
本要杀那人,却被人劝住,饶了那人一命。只是后来,萧铣攻打两年,始安郡外无援兵,终于被攻陷。当时杨浩虽然已经发迹,可是却在北方,根本就顾不上。
至于冯盎则是洗夫人的孙子。当初隋平岭南,洗夫人有着大功,文帝仁寿年间死去,有七十五岁,被封为“诚敬夫人”。冯盎掌有苍梧、高凉、珠崖、番禺诸郡,属于苗裔,历代在岭南,有着很高的威望。此人曾经帮隋帝平定岭南战乱,与杨素论贼形势,受到杨素的赞赏。
岭南一带,虽然还有李光度、宁真长等人,但是说起威望,还是这两人居首。因此可以说,这两人若是投降,岭南就没有大的问题。
这些情报,杨浩、凌敬、魏征等人自然是知道,实际上,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杨浩想着,就说道:“既然如此,就派人前去招降!”只要这几人一降,江陵又有大兵压境,萧铣就只有投效一途。
“陛下,虽然是如此,但是恐怕江陵一战,还是免不了。”凌敬说着。不打痛萧铣,就会顽抗。
“这一战,可以打一打,吓吓萧铣即可!”杨浩说着,吩咐太监送上点心,这个时候,本来该用膳了。
“不过,朕的心中,有着想法。”杨浩喝了一口茶水,说道。
“陛下,莫非还想不打仗劝降萧铣?”魏征说着。
“非也!”杨浩说着,就示意太监出去,这个计划,尚是秘密。稍等了一会,杨浩就说道:“假打江陵,真攻武关!”
这就是从南阳盆地出发,分别向南、西北。当然,为了取得效果,攻打江陵,就要搞得轰轰烈烈,不仅要吸引萧铣的注意力,更是要吸引李渊的注意力。攻取了武关,就可以经由上洛、蓝天,攻击长安。武关虽然凶险,可是恒温曾攻破之,刘裕曾攻破之。三路并进,取长安就容易,就算长安一战因为各种原因失利,还可以守武关。
听了杨浩的话语,魏征就沉吟着,说道:“臣觉得此计可行。”
凌敬也是说着:“微臣认为此计可行,不若让阮将军领兵吧!”他说的是阮君明。
杨浩听了,点头说道:“朕也有此意!”
这时,太监送来了点心,三人就吃着,继续说着事情。这次,说的就是江南的战事了。
“想不到那沈法兴却是守不住京口。”杨浩就说着。
“哼,此人不识时务,当初陛下招降于他,居然驱逐了使者,正合有此报!”魏征说着。
“李子通那厮倒也骁勇。”凌敬说着。
“李子通虽然骁勇,可是还有杜伏威啊!”杨浩笑着说道。历史上,李子通击败沈法兴,而杜伏威却是从后面袭击,攻取丹阳等地。李子通大败,收拢败兵,就去打沈法兴,最后占有余杭,东至会稽,南至千岭,西距宣城,北至太湖,将沈法兴地盘占为己有。而杜伏威却是紧追不舍,步步紧逼,将李子通逼在余杭城下,李子通穷蹙请降,为杜伏威擒获。
“只是,不知道楚国公如今战事如何?”凌敬说着。前几日传来的消息,杜伏威已经派辅公祏、王雄涏进攻江都。本来杜伏威是楚王,他投降之时,杨浩也有意依旧封他为楚王,只是他后来却是上书,自降为楚国公。杨浩考虑一番,就同意了。毕竟异姓封王太少,那宋金刚投降之后,就是宋国公。
“杜伏威纵横江淮多年,部将骁勇,‘上募’更是以一敌十。破江都不难!”杨浩说着,就站起身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