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1/4 页)
钟绿娉到底不是主人,也不好挽留他,正要点头时,小秋来了。
小秋对二人行了礼,说:“徐将军,夫人已经交下人打扫好了客房,请徐将军今晚就住在王府。”
徐诚一想也好,就拱手回礼:“那就叨扰了,请姑娘代我多谢夫人。”小秋答应着去了,大街上又只剩下徐、钟二人。
或许是因为崔绎刚才说的那番话,这会儿二人独处,徐诚便觉得有些尴尬,没话找话地问:“姑娘贵姓?我记得先帝留下的公主最大的今年才十三。”
钟绿娉笑着解释了自己和崔绎的关系,徐诚点点头,说:“钟姑娘一个人离开父母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吃苦受累,钟将军怎会舍得。”
“原是我太任性了,非要跟着来,爹起初不同意,最后也只得由着我,”钟绿娉微微一笑,神情有些许黯然,“打小爹娘就不拘着我,我想做什么,想上哪儿去,都凭我自己愿意,跟着王爷和姐姐来这里也是一样。”
徐诚低头沉默了片刻,又道:“可为人父母之心,总会希望孩子过太平安稳的日子,否则老来不得安心,便是子女的不孝。”
钟绿娉莞尔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个人活一辈子,父母在世时为孝而活,成了亲为丈夫或是妻子不断妥协,有了孩子又要为孩子筹谋,数十年何其漫长,却没有一刻是为自己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徐诚眉头皱了皱眉,喃喃自语道:“正所谓身不由己”
钟绿娉道:“虽说人一生的命是有上天安排的,但该怎么活却是人自己说了算,难道因为终有一死,就无所谓活着快不快乐了吗?”
徐诚不说话了,埋着头步履沉重地向前走,钟绿娉也不出声,与他隔着两三步远,一起返回王府。
到了王府中庭分别时,徐诚叫住了钟绿娉,说:“我心头仍有一个疑惑,多年来无人可解,不知姑娘能否为我解答?”
“将军请讲。”
“眼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自己想走的,另一条是父母安排的,选择后者可保太平安乐,但也将一生碌碌无为,选择前者或许会有光宗耀祖之日,但同样荆棘漫道,艰险无数,弄不好还会丧命,我该如何抉择是好?”
钟绿娉垂下头想了想,答道:“将军心中其实早有答案了不是吗?”
徐诚默然不语,钟绿娉又说:“若不想父母为自己担心,便要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况且花无百日红,这世间何曾有真正的太平安乐。”
“时候不早了,我先告辞了。”
翌日清晨,徐诚到堂屋拜谢持盈赠药,吃过早饭后便携小厮返家。
持盈听了徐诚已有婚约之事,也只能叹息一声造化弄人,安慰了钟绿娉一番不提。
岂料一个月后,事情峰回路转,九月下旬农忙时节,徐诚又回来了。
崔绎正在府衙中看各地呈上来的折子,战争过后人口锐减土地减产,各种坏消息把他烦得要死,几欲摔了折子跳脚大骂,忽听守城士兵飞奔来报,瞬间大喜过望,撞翻了案桌便冲出去迎接。
徐诚一身戎装,牵着战马进城,老远看见崔绎跑过来,赶忙上前几大步,单膝跪下:“末将徐诚,率彬县三千民兵前来投奔王爷!”
崔绎欢天喜地地上前将他搀起:“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徐诚的到来无疑为武王阵营又添了一分胜算,徐家戍守虎奔关二十年,徐诚从小在燕州长大,对燕州的地形气候等无不了如指掌,更有丰富的对抗北狄游骑兵的经验,有他坐镇燕州,崔绎便可毫无后顾之忧地杀向中原,与崔颉一较生死。
只是与他一同来的还有未婚妻年氏,足足小了他八岁,脸蛋圆圆,完全是个小孩子模样,和徐诚并肩站在一块儿,光看背影还以为是父女俩。
崔绎同情地看着妹妹——连元恪也有了未婚妻,燕州大营里实在是没有配得上你的将军了。
年娇娇今年才十二,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说爱笑的年纪,更不怕生,张口便称呼持盈为王妃姐姐,十分讨人喜欢,持盈和钟绿娉都喜欢她,徐诚与她虽有婚约,但到底是没过门的妻子,不好就这么住在一起,持盈便做主,把年娇娇接到王府来住。
府里多了个半大小孩儿,于是小崔娴有了玩伴,不再像从前那么黏娘亲,持盈也总算是能脱开身安心待产。
而在百里赞的调度下,宣州和江州的粮食北运,燕州过冬粮食不足的问题也终于解决了。
一年一度除夕夜,崔绎举酒唱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