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第1/4 页)
,遮云密布向着安徽进发。
康熙作出这个决定确实是费了一番决心,但是现在明军根本就没有北上的意思,又突然袭击安徽,占领中都,令康熙忧心的是,明军是否并不愿意决战,而是徐图蚕食黄河以南的土地,毕竟清军与明军不同,明军占领了江南,粮草众多,慢慢拖延下去也不会有任何的损害,但是清军的粮草原本就不足,这一次朝廷搬空了所有的粮仓,就是打算一次性的与明军主力决一死战时间拖得越久,于清军越是不利。
更何况中都凤阳对康熙来说不过是一座极不起眼的县城,可是对大明来说,意义不必占领南京要小祖先的宗庙得以恢复,军心民气都会为之一振,决战未开让明军占了上风,康熙自然要有所行动。
虽说明军并没有按康熙的路数出牌,但是康熙并不以为意,在他的心里,决定胜负的关键在西北,只要西北的事成了,其余的都是旁枝末节,在武定府当地的官员早已恭候在行辕之外,胆颤心惊的等待着康熙的召见,索额图一如既往的在旁陪侍,明军占领了凤阳,倒是没有让索额图有多少担忧,康熙则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看军情折子,问问各路大军的战报,最后才将目光落在了索额图的身上:“杰书的折子上来了吗?”
索额图摇摇头:“来都没有报来来是辽东平安无事,主子不必担心。”
康熙眉宇间皱成了川形:“怕没有这么简单,派人去问问吧。”
索额图点了头,康熙又道:“不成,杰书一向稳重么多天没有消息,定然是出了什么事人快马去辽东看看吧,不管如何一定要打探出辽东的消息。”
“:才这就去办。”索额图打了个千,也不由得慎重起来。
……………………………………………………………………………………………………………………………………
杰确实遇到了难处在半个月前。处于三姓副都统去地倭人开始南下。倭人自迁居辽东之后。数年之间。已移居了两百万人。基本上整个日本岛地倭人全部抵达了这里。倭人在森林附近开始建立木屋。日本岛地处东北。因此倒也算耐寒。三姓副都统区天寒地冻。对于倭人来说倒是尚能适应。这一次倭人南下。自然是奉了大明皇帝地旨意。杰书立即调骁骑营北上迎敌。双方在楚克漠西进行过几次小规模地战斗。互有胜负。正在这个时候。朝鲜军统帅李显又突然率军北上。卫戍在鸭绿江北岸地神机营打退了几次进攻。但是也情况紧急。整个辽东五大营已被抽调走了两大营。此外。还有两大营被调往了山海关。也正是这个时候。蒙古察哈尔部却举兵反了。
察哈尔部靠近辽东。早在努尔哈赤时。该部首领林丹作为汗蒙古帝国布延薛禅汗地长孙即位。
林丹汗即位。在巴林部境内地阿巴噶哈喇山修建了瓦察尔图察汉浩特作为整个蒙古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林丹汗加强了传统地左右翼三万户地地方行政体制。命永谢布部却热斯塔布囊为特命大臣。率领一支军队驻防赵城。在漠南蒙古地威势如日中天。大有一同蒙古地架势。
林丹汗为了有效地控制蒙古各部和巩固汗权。以
部为基础。直接控制了内喀尔喀巴林、札鲁特、巴岳叶特、弘吉剌特等五部。同时也遥控了蒙古其他各部。整个蒙古各部都听从林丹汗地号令。
而正在那个时期。后金势力地影响已波及到蒙古边缘各部。科尔沁、内喀尔喀五部及喀喇沁等。一些蒙古部落不断遣人至察汉浩特。希望林丹汗采取必要地防范措施。以遏制后金势力。不久努尔哈赤地长子褚英率领五千人进犯乌拉部。乌拉部为女真人地一支。与科尔沁相邻。乌拉部派人向科尔沁部求援。经林丹汗同意。科尔沁部翁阿巴图尔诺延及其子奥巴率领科尔沁部大军到达乌拉境。与乌拉部联军共同打退了褚英地军队。
当时,明朝为了不让努尔哈赤与林丹汗联合,使明朝东、北两面受敌,不断派人到察汉浩特,竭力讨好林丹汗,希望他与明朝保持友好关系。林丹汗也考虑到,与明朝保持友好,进行贸易,有利可图;同时利用明朝可以遏制和削弱后金势力。因此,努尔哈赤攻打辽东地区的初期,明朝北境基本上安然无事。为了表示谢意,明朝每年向林丹汗赠送白银千两。
林丹汗自以为自己得到明朝的支持,对努尔哈赤很是蔑视,曾派遣使臣康喀勒拜瑚持书到努尔哈赤住地,自称“四十万蒙古之主”,藐视称“水滨三万人之王”的努尔哈赤,并警告努尔哈赤不得进犯广宁城。
努尔哈赤写了一封指责林丹汗的措词强硬的信,双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