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有些浅显的评论,直接用《“卖屁股”直接为失业保障制度念“紧箍咒”》来批评局势。
这些报道和评论,让韩帅昌果真一夜成名。他利用报道的电子版给很多陌生人发了消息,一下子得到了很多人的回应,一时间名利双收,不仅有很多人出面替他介绍工作,还有很多女人慕名而来,他的QQ人头攒动。接下来的日子,他不停地在奔忙着选择工作、和女人约会。这跟一个月前的那个落寞小子,判若两人。
到了2006年12月,比特还意外收到一位女网友的网上信息:马先生,您能否帮我找到3年前那位华强北卖屁股的韩姓男人?我仰慕他已经3年了,现在面临结婚,很想在此之前再见上他一面……
屁股秀后传
3年后,韩帅昌几经波折,深陷囹圄半年多,出来后找到比特。比特在北京又给他策划了一个卖脸秀,韩帅昌再次复出。
2006年5月21日,下午4点左右。北京中关村附近。
韩帅昌按照比特的策划,举着一块标有“三年前深圳街头卖屁股,三年后远赴京城再卖脸”的广告牌子,由北朝南向人群走来。他边走边向围观群众和记者发放印有个人概况和卖脸动机的卡片。卡片上称,卖脸不收取任何费用,目的是要于6月18日在全国100座城市搞一个父亲节的公益活动,希望每一座城市都能找到一位愿意与我合作的人,共同运作这项策划。他还信誓旦旦地允诺,如果给合作方带来损失,脸可任打。
但执行过程中,有人误解了这次意图,一名年轻女子一只手拈着一张10元的钞票,走向前欲递给韩帅昌,另一只手立刻伸出来要打他的屁股。韩帅昌没有接钱,赶紧边躲闪边解释,这下引来更多的路人围观,女子最终并未打到韩帅昌,悻悻离去。
这只是个小插曲,第二天报纸很快报道了该消息,此举引来评论无数。《北京娱乐信报》批评道:父亲节公益策划,我们姑且可以认为是出于一份对父亲们的孝心,但是脸是拿来卖的吗?如果韩帅昌的父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在父亲的节日里有可能被人打脸,这个节,他还能过好吗?
记者有话说:搭上时事快车的秀
“卖屁股秀”被报道后,《羊城晚报》批评:曾几何时,在某些人的“眉头一皱”中,卖光头卖后背竞相出笼,招摇过市,听取“哇”声一片,此番又是自以为创意新奇,殊不知早已为人所不齿……在一些领域的探索追求上,我们敬重第一位吃螃蟹的人,但是已经证明或者可以预见到的是拿眼球经济当卖点,食之有害,偏要鲁莽行事,我行我素,顺着卖头卖胸之类的思路,后背屁股之流粉墨登场,聒噪不已,动机失之毫厘,结果已然谬以千里了。
即使卖屁股本身,没有赢得多少支持票数,但是这些跟帖和报道本身就证明策划的价值,这正是应了比特自己的名言: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所以不要太计较哭的时候样子是否太难看。
卖屁股,是比特策划的哭声;媒体的反应,是比特喝到的奶。比特确实喝到了奶,这毫无疑问,而且这得益于时事本身。
假如“非典”没有发生,那么就没有“非典”的口罩,也就没有“非典”的有趣报道,没有了比特的想法和创意……这里说的是“假如”。但事实是,这一切都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比特从“非典”这个热门事件中,获得了策划的起源和机会,他坐上了时事的直通车,才有后来火爆的报道攻势。
又假如。假如这个策划没有发生在“非典”时期,人们没有那么紧张、那么恐惧、那么需要宽慰……很难说这个策划会获得如此效果。
应运而生、应景而作,这是这次策划的成功之处。如果说策划也讲求“天时”“地利”“人和”的话,那么比特较为失败的王府井安全套秀,就失益于北京这个不利的地利;比特成功的厕所广告秀就得益于“人和”:澳葡街老板的惺惺相惜;而这次屁股秀,无疑得益于“天时”——“非典”的非常时期。
如此得益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比特的百丐宴、比特的父子征婚秀、比特的大炮防艾秀等,都纷纷跟特殊的日子有关:春节、情人节、世界艾滋病日……
当然了,卖屁股秀在一年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出现,但是在这个非常时期出现,显然要比在平常时候出现得划算。从这个角度说,比特的策划还是比较懂得审时度势的。新闻策划人,应该有新闻眼光,这是一定的。
策划者也应该具有时间敏感性,知道什么时间该策划什么事,这才能事半功倍。
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