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页)
养学生尊重他人,谦和一些、虚心一些,是培养学生虚心的品德。我们国家现在有很多大学生讲平等、自由、个性张扬,见老师不问好,还喜欢评头论足,随意批评他人,甚至肆意指责学校的某项关于品德方面的规定,抱怨学校的管束太多太严,教条太多。其实,我国大学的规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少得可怜。
再看西点军校的信条:“守时,守信,严格,正直,刚毅。”相比较而言,国内大学给学生的自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对学生要求不是太严,而是太松了。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没有做到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对父母和家庭没有明确的责任感,比如结婚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随便。严是爱,宽是害。这些恶习一方面来源于家庭教育无方,另一方面来源于学校管理不严。
西方国家大多数家庭每日三餐前,都有一个感恩教育,这就很好地把道德培养、责任意识融入其中。而国内有些学生连上一堂政治课都受不了,学生、老师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人才,他们心中的人才就是懂一点外语、电脑知识,认为这就不得了,这一点与“责任、荣誉、国家”的道德培养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在教育理念、培养人才的方向上我国部分大学与国外名校的确有重大差别。
人才培养的根本就是品德的培养。
又如,加拿大理工学院是世界上建筑工程、道路桥梁设计最好的大学。有些人认为那里的老师最优秀,教学设备最先进。我没有亲眼去看过,但我想,学校的教材内容、教学设备不是秘密,它的校园也不会是什么人间天堂。其实,这个学校有一点与其他学校不一样,那就是学生合格毕业时,每个人手上都戴一枚“耻辱”的钢铁戒指。这枚戒指的来源,是因为过去从该校毕业的学生设计的一座大桥坍塌了,为了让学生牢记这一个深刻教训,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时刻铭记这个耻辱,学校斥巨资把建这座桥梁的钢铁全部买下来了,打造成戒指,学生毕业时,就发给他们一个,戴在手指上。每当设计图纸的时候,他们手上戴的这枚铁戒指就会在眼前晃动,时刻警示他们要记住过去的耻辱,要虚心、谨慎,设计好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让学生明白他们的学校不是最强的,也有过很丢脸的历史。这是一个有形的虚心教育。正是这样的教育,毕业的学员设计的大楼桥梁成功率最高。这所大学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建筑类最强的大学。
即使你不是这所大学毕业的,也没有戴过这枚钢铁戒指,只要你时刻提醒自己:我的能力还很弱,还需要虚心、谨慎做事,还得别人指导,这样你就凝聚了大家的智慧,设计出的作品,要比你自己闭门造车设计出来的作品好得多。
有人可能会质疑:搞设计应该找专业设计人员才对,假如找一个连图纸都不会画的人,他又如何去设计大楼呢?为了解除你的困惑,我再告诉你一个事实:河南濮阳有一名叫李连成的村支书,连任好几届全国人大代表,而他连一天学都没有上过。他们村里盖了很多大楼,没有一栋质量差的,村子的建设是其他村建设的楷模。有人可能要说:“因为设计得好、监工监得好,所以,楼房才盖得好。”当然,这些条件都是要具备的。不过我可以这样说:“画图纸的人不缺,缺的是对质量严格要求、对整个工程建设有更高追求的人。”有了这个有更高追求的人,他才会找到有责任心的设计师来帮他设计,并且监督工程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这个工程才会建得更好。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即使你交给他的任务非常难,他也可能完成得非常好。与之相反,有些人设计才能很高,认为自己的设计在整个设计院是一流的。对某一项工程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设计出来,自我感觉很好,不愿接受别人的任何建议和批评,那么这个会设计图纸的人与刚才提到的那个一字不识、请求别人设计的人相比,在施工的时候,哪一个更严密、更经得起推敲?我对后者有信心。
我说的也许会给人以走极端、宣扬“知识无用论”的感觉:设计图纸的不是一般人才,怎么会连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人都不如?是不是瞧不起知识的重要性?不是这样的。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我赞同。但我所说的是他完成工作的首要条件是品德。“品德好,没有能力,培养使用;品德差,能力强的,限制使用”,这是牛根生的话。
设计专业中设计最顶尖、保持一流设计水平的人,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求知欲。那些“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人要不得。事实上,你的设计水平就算很棒,但是与其他“高手”相比,肯定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所以,要想不断进步,保持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