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1/4 页)
秦王的家眷也住在城中,不过因为人多当初并没有一起住进知府衙门,而是住在了城郊的别院中。
秦王被抓的消息传回去后,秦王妃就打算带着人逃命了,还是她的父亲,原参政知事劝住了她。
这种时候他们应该尽力将王爷救出来而不是自己逃,逃的了一时逃不了一世,多数人都不愿意一辈子亡命天涯。
秦王的子嗣不少,正妃侧妃侍妾生的比皇帝多多了,他说要用粮草金银换妻儿的性命只是试探殷旭。
这么一大家子人,要想全部逃脱简直是痴心妄想,皇帝能答应才怪。
所以秦王不贪心,只要给他留个血脉就好。
昨夜殷旭还打趣的问他,要留哪个,看在他们生意谈得还算融洽的份上,可以让他自己选择。
殷旭以为他要么选自己的嫡长子,要么选自己最宠爱的么子,结果他偏偏选了一个毫不起眼的庶子,排行不上不下,为人低调,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
似乎看出殷旭的疑惑,秦王无奈地解释:“秦王府有多少子嗣皇帝清楚的很,更别提嫡子和么子都是经常能见到皇帝的,少了哪个皇帝都要疑心,只有选个不起眼的庶子,才能瞒天过海试试。”
殷旭想想也对,暗叹:死到临头还这么清醒这么理智的人可不多见。
244 这可是你自找的
殷旭带着人将那批财物运回军营的时候,派去“接”秦王妻儿的人也回来了,秦王的妻妾加子女一共十五人,另外就是几个死活不肯离开他们的忠仆,至于其他下人,殷旭并没有让人带回来。
用他的话说,他们军粮都不够自己吃了,干嘛还要养一堆没用的闲人?
殷旭拿着名册核对了一遍,视线在秦王特定的那个庶子身上扫了一圈,暗道:果然是不起眼啊,如果不是族谱上记着他的名,他怎么也不会信这是秦王的种。
好竹出歹笋不知道说的是不是就是这种情况。
秦王的这个庶子才十岁左右,长的瘦瘦小小的,皮肤略微有些黄,五官并不突出,他穿着一身很普通的蓝色绸缎锦袍,没有多余的点缀,比起其他兄弟姐妹,实在是寒碜的可以。
他一直低着头,只有殷旭多看了他几眼时他才小心翼翼的抬头,然后很快又低下头去,只这一眼,殷旭就看到他那双目清澈的眸子中并没有其他几位王子王孙的恐惧和愤恨。
殷旭对这小子的第一印象还不错,觉得有点像他小徒儿,所以对秦王的选择就更赞同了。
“将人看管起来,别怠慢了。”殷旭摆摆手,然后让人准备回程事宜。
他们来西南才没几天,士兵们连刀枪都没动过就要回去,多少心里有些失落。
而且之前殷旭是准备让他们应付一下来救人的叛贼,好杀几个人立点功,哪知道只来了秦王府的死士,直接被殷旭几句话就赶跑了。
真是有点白来一趟的感觉,不过活着总比死的好,所以大家对殷旭还是很敬重的。
殷旭没有告诉他们,这一路回程不会像来时那么顺利,秦王和二皇子的人也不是只有一批,他们未必不会在半路下手。
不过这些事他都交给祈鑫了,并不准备插手。
殷旭回程还是坐马车,在一众骑兵和步兵中格外突出,也格外招眼,尤其在众人看到他车厢内的豪华装饰和舒适的摆设后,有一种落差感油然而生。
独闯敌军陴地并且生擒贼首的少年将军,黑夜中解救他们的少年将军,懂得逆天阵法的少年将军,与眼前这个安逸享乐的纨绔少爷实在联系不到一起。
不过也没人眼红,殷旭出身高,本事强,大家本来就没把他当成自己一个阶层的人看待。
这一路上果然不太平,他们还未出西南就遇到了两拨袭撃,对方肯定仔细研究过他们的路线,总是在最易守难攻的地方埋下埋伏,双方交战了两次,各有损伤,但好在没让对方把人劫走。
就这样一路磕磕碰碰地回到京都,他们花费了比来时多两倍的时间才见到京都高耸的城墙,士兵们终于能松下紧绷的精神,欢呼出声。
城门外已经有人等候多时了,皇帝得知他们得胜归来,每天就盼着这一天,算好他们回来的时间后,更是派了一支大内侍卫亲自来接人。
至于另一个来城门口接人的就是心心念念着自己心上人的三皇子了,殷旭在回来的路上一共收到过滕誉寄来的三封信。
一封是日常问候信,信中只有一些琐事和滕誉的念叨,一封是得知秦王手中有针对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