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1/4 页)
任》的文章递给大家看的时候,连一向以老实忠厚著称的鲁肃也大叫起来:“主公,您还要不要曹操他们活啊?”
“乘热打铁!好!主公的想法一直以来都很让人难以猜透,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他所做的一切是真真实实的为天下百姓!很多东西表面上看来实在是难以让人琢磨,可是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多少年以来,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想的是国泰民安,然而,谁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一个朝代被取代,也是另一个暴君的诞生!以我们现在的情况看以前,不管是高祖刘邦还是后来的文帝、景帝也不过如此!真正能让百姓得到自由、平等、富足的,我看主公才是这天下第一人!”徐文优郑重的说道。
“叔叔说的好啊!一个朝代别取代,也是一个暴君的诞生!但是真正要做到公正公平,这谈何容易啊!”徐健有些感慨的说道,“我能做的也就是这么多了,也只能做到这一点,希望天下太平,就像大家说的一样,国泰民安,那我就心满意足了!还有,我倡导的是一种新的思想,这和我们眼下的社会有着很大的冲突!一切事物,都要我们推翻重来,就连一个简单的对错,也都需要我们费尽心思为他重新标出分界线,所以,不要以为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成绩就可以沾沾自喜!我们的任务还很重,路,还有很长!”
“主攻说的既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和谁动刀动枪的事,是面对着两种不同思想的抗争!这是一场看不见的战斗!而其中的凶险却是那中兵戈铁马能比拟的!”徐文优久经官场,也感概的说道。“现在我们今天,只能算是初见成效,和主公说的一样,我们的路还有很长!”
陶谦有些为难。接到献帝的圣旨,虽然知道死曹操的意思却没有办法违背!想要自己攻打青州,这不是逼着自己给阎王爷烧香吗?不管是兵还是将,他陶谦都没有办法和青州想相比!再说这些年青州对自己也算是礼遇有加,相处还是相当融洽的,就说信阳,距离青州本就不远,人家要是想要强占也只是需要一个冲锋,自己还真抵不住,但是别人也就是出钱租借,这信阳虽然是他们在管,但名义上毕竟还是自己的!怎么好意思拉下脸和人打啊?这打也不是,不大也不是,陶谦有点头大了!
“主公,在为何事烦忧呢?”此时,糜竺从外面进来了。
一看到糜竺,陶谦这双老眼可就亮了!能在这乱世中生存下来,就有他过人之处!而这陶谦的长处不但在于他的谦和,也在于他善于用人!看到糜竺他就想到了此人是徐健的大舅哥!所以他想到了一个主意。“子仲你来的正好!我正要派人去找你呢!”
“主公叫我何事?”糜竺别陶谦委以重任,所以自然心存感激,要不然他早就举家搬迁到白海了,要知道光是一个家族的生意就够他忙的了。好在他采用了徐健建议的什么公司制度管理,这才能脱身帮助陶谦打理一些事务。
“皇上下旨,让我们徐州出兵攻打青州,子仲啊,你看看此事我该如何应对啊?”
“啊?”糜竺有点吃惊了,急忙说道:“主公,这定是曹操那贼人的奸计!这是想让我们徐州灭亡啊!主公,你可千万不要上当啊!”、、
“子仲说的很有道理!我也知道这是曹操的奸计!但是这是皇上下的旨意,我陶谦有何理由拒绝啊?”陶谦叹了一口气说道。
“主公,子仲,以下官的见解,这事其实是一件好事!”此时,得到消息的陈登进来了,而身后,跟着他的父亲陈圭。说话的正是陈登。他们是陶谦一接到圣旨就派人去请来的。
“元龙来的正好!”陶谦说道,却又有点迷惑陈登的话,急忙问道:“你刚说是一件喜事,这喜从何来?”
“主公有所不知,这曹操对我们徐州早就垂涎三尺,只是害怕青州徐大人对我们支援而不敢动兵。我们徐州的情况他也不是不了解,明知道我们喝青州交好,而且我们部队的战斗力不如青州、人数也不如青州的情况下还借令让我们出兵青州,这肯定是他想出的一石二鸟之计!我来的路上和家父说过此事,以属下之见,我们还不如借此机会归顺青州!多年以来,主公也知道我们的处境,南有孙策‘西有曹操,他们对我们徐州都有窥视之心,也曾想用兵于徐州,只是碍于青州的势力和我们和青州的关系而不敢轻易动手!反正我们也是依附在这青州之下,何不乘机归顺徐大人,这样一来,他们不敢把我们怎么样,也可以免却生灵涂炭!主公您看如何?”陈登说道。
陶谦其实早就想过这件事,当初还是孙策假借攻打青州为由,转而进攻徐州的时候他就想过,当时要不是徐健派出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