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看到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在犹豫徘徊了三个月后,终于定下南进作战的方针,毛泽东十分高兴,在接到第二封电报的当天23时,他便复电林、罗、刘,并告东北局说:“向南作战具有各种有利条件,我军愈向敌人后方前进,愈能使敌方孤悬在侧后之据点被迫减弱或撤退,这个真理已被南线作战所证明,亦为你们的作战所证明。攻击长春,既然没有把握,当然可以和应当停止这个计划,改为提早南下作战的计划。在你们准备攻击长春期间,我们即告知你们,不要将南进作战的困难条件说得太多太死,以致在精神上将自己限制起来,失去主动性。现在你们已经将注意力移到向南作战方向,研究南面的敌情、地形。粮食等项情况,看出其种种有利的条件,这是很好的和很必要的。并且应向全军指战员首先是干部充分说明这些条件,以鼓励和坚定他们向南进取的意志和坚定他们的决心。但在同时,必须说明将要遇到的和必然会遇到的各种困难情况,诸如粮食困难,人民的欢迎不一定有如同现处地方的人民那样热烈,某些敌人的顽强抵抗和某些时候作战的不顺手等等,使他们在这方面先有精神准备,并研究克服各项困难的方法。这些必须遇到的困难情况,其中特别是粮食条件的困难,你们高级领导方面尤其要严重地估计到。现在距8 月中旬已不足一个月,你们的政治动员和准备粮食等项工作,必须加紧进行,否则8 月中旬还不能在北宁、平承、平张等线打响。”
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关于具体作战计划,希望你们详加考虑,拟出全盘方案电告。你们指挥机关似应先期南下和程子华罗瑞卿诸人会面为适宜。”并强调说:“东北局应加速冀热察辽区域的工作,尤其财经粮食方面的工作,该区在这方面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矛盾。”
当天,毛泽东就林彪顾虑遭受北平傅作义与沈阳卫立煌夹击之事,电告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要他们即命华北第2 兵团第二政治委员杨成武立即组织西进兵团,向绥远作战,以吸引傅作义。
随着战局的发展,东北决战首选锦州的必要性更加清楚。
7 月30日,毛泽东电示林、罗、刘,强调应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电报说:“关于你们新的作战计划,我们觉得你们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只要有可能就应攻取锦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打傅作义,如果你们不打范汉杰先打傅作义,则卫立煌将以大力集中锦唐线,卫、范协力向西援傅,那时你们可能处于很困难地位。西面粮食极为困难,东面则是产粮区,此点你们必须充分计算到。先打范汉杰是否有可能,望你们意见电告。”
为了将傅作义主力向西引开,以配合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作战,毛泽东于8 月3 日在西柏坡召见聂荣臻和杨成武,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迅时一起和他们说话,向他们交待“东北打,华北牵”的任务。毛泽东先让聂、杨看了他起草的7 月22日、7 月30日给林、罗、刘的两份电报。在聂、杨表示完全同意后,毛泽东宣布组成华北第3 兵团,由杨成武任司令员兼政委,20天内完成一切准备,进军绥远,开辟新的战场,把傅作义部主力拖到平绥线,配合东北作战。
这时,毛泽东问杨成武:“有什么困难?”
杨成武习惯地回答说:“没有困难,保证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
毛泽东笑了笑,说:“不对,出兵绥远,困难是很多的!”
接着,他—一作了分析:绥远是傅作义的老窝,他搞坚壁清野,你们去了会吃不上饭;要华北供给支援你们,也是很困难的;还有战斗可能很不顺手。毛泽东要他们把困难想透,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为使林彪进一步解除后顾之忧,毛泽东于当天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本日杨成武来中央面商向绥远行动问题。杨部(八个旅)本月20日左右可完成一切准备,拟待你们在锦榆作战业已开始,杨罗兵团任务确定(或者包围承德,或者包围唐山)并开始行动,吸引傅作义主力向北向东之时,即由沫源附近以20天行程,主力到达归绥附近,攻击归绥,一部袭取集宁、兴和,以配合你们之作战。杨罗任务究竟如何规定,何日行动,你们主力何时开始锦、榆线作战,盼即告。”
不料,东北野战军对作战又有新的变化。8 月6 日19时,林彪急电毛泽东,提出东北野战军南下时间。电报说:一、估计傅作义发现我东北主力南下时,必采取放弃次要据点、集中主力守大城市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