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冢�毡敬又泄�匠〕榈�6个师团加上日本国内4个师团共10个师团的兵力(占其陆军总兵力1/5),势如破竹地横扫亚太地区,很快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当然,尽管日本进攻猛烈,咄咄逼人,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它毕竟在战略上已陷入生死存亡的两线作战的总体战中。德国对此忧心忡忡,它们既为日本的胜利感到高兴,同时又担心日本进攻美国对德国不利。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曾告诉希特勒:“我们固然欢迎在对美国的战争中得到一个新盟友,但是如果对美宣战……则意味着增加一个必须对付的新敌手。”'注: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中译本),第1227页,北京1974年版。'
总之,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苏美面临欧亚两线作战,整个战争局势日趋严重。然而,它们实际上又避免了分散兵力,顺利地坚持了先欧后亚的大战略方针。在客观上苏美英把战争危局的份量转移到亚洲,让亚洲人民承受重大牺牲,这是一种带有帝国主义战争策略烙印的政策,即以牺牲他国利益而从根本上保护本国利益。苏英美三国正是依靠和利用中国抗战和亚洲其它国家人民的抗战对日军的牵制,才有可能集中精力于欧洲战场。日本对华用兵愈持久,则国民负担愈重,愈深入,则愈不能自拔'注:国民党中央信托局档案(三)22237页。'。战后日本防卫厅也明确指出:“同日本对抗的苏美英各国,长期以来顽固地推行着世界战略,最希望的是把日本的陆军拴在中国大陆,……在那里,中国事变被当作这些列强的战略手段,美英苏三国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在战略上把中国事变的扩大和长期化,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注: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3卷第2分册。'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正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极其艰难的岁月,以及盟国各种矛盾、关系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出征缅甸,虽然是一次积极、主动的行动。但整个战争的大背景已经在客观上注定它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在此以前,诸多著述均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局上考查,因此也就不可能对这次远征的失败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二中英两国战略目标的不同
纵观第一次缅甸会战,英国的战略目标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十分清楚,特别是仰光失陷后,就完全暴露了,即:放弃缅甸,确保印度。中国的战略目标也是十分明白的,即:确保仰光出海口,维护滇缅路的畅通。
早在1941年5、6月间,“中印缅马”考察团就向美国提交了一份关于中英共同防御意见的草案,此后半年多,英国既未对中英共同防御着手准备,亦未同意中国军队入缅布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签署后,英国对“防守缅甸与维护对华物质供应均未被置于重要地位。”'注: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第104页。'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蒋介石代表中国政府就向英美明确表示:一旦条件允许,中国就将出兵协助英国防卫缅甸,并与英国远东司令韦维尔讨论有关出兵的具体问题。'注:《新华日报》1942年1月4日。'但中国政府这种鲜明的姿态,始终未能得到英方的积极反响,反而以各种借口阻挠中国军队入缅布防。直至日军攻陷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荷属东印度、菲律宾、泰国后、兵临仰光城下之际,英方才对中国军队入缅给予明确的态度,但为时太晚,难以挽回颓势。因此,中国军队入缅布防过迟是第一次缅甸会战失败的直接原因。当时任中国陆军参谋总长的何应钦就指出:由于“集中于战场之时机过晚,无法发挥全力,自始至终战场均呈被动之态势,虽官兵奋勇用命,率难挽救危局。”'注:台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9辑,第117页。'其它入缅指挥作战的中国军官也普遍认为:如果中国11个师一开始就布防缅甸,完全可能使在缅甸部队集结为一个更有效、更紧凑的战斗集群,而不致分散在广阔的地域内作战,造成通讯困难,配合无力,从而导致全线溃败的局面。'注:E·D·Smith,Battk,ForBurma,1979,NewYorkP.25.'
英国之所以多次强调中国军队不宜过早入缅布防,并在实际行动上加以阻挠,其根据原因就是由于它的战略目标所决定的。尽管在仰光失陷后,英国对于放弃缅甸有过犹豫,因为缅甸毕竟是英国在远东经营了数百年的殖民地印度的屏障,其存亡对印度的影响颇为重要。但战局的发展又迫使英国不得不继续沿着既定战略目标走下去。这一点,当时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