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页)
触手之处是块磨得很平整的石板。要是以前,我可能对这么重的岩石束手无策,但是现在,我扣住石板的边缘部分,较了较劲,感觉还可以,于是将铁锹放在一旁,一端支在岩壁上,然后单膝跪下,一较劲便将石板拉开一个缝隙,然后用脚将铁锹支撑在缝隙处,我用狼眼手电向缝隙里扫了一圈,是个石室,看不出有什么,但是可以感觉到是个有容量的空间。又等了一会,我放个蜡烛进去,拉上来一看,还好没灭,便探进去半个身子,跳了下去。
石室大概三米的层高,落地之后,我先背靠墙壁站了一会儿,听了听动静,谨慎一点没坏处,要是被自家的祖宗暗器伤了才叫倒霉,有苦都没处诉去。
很安静,没什么诡异的情形,我将手电的光圈调大了一些,以便能看到更大的面积,手电的光不断的晃动着,可我的心却越来越惊讶,我们家祖坟之下,怎么会有这种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
☆、汪藏海
石室并不是单独的一间,而是在左右和下方还各有一间石室,通过走廊和石阶连接。其他的房间我还没看到,但是单是眼前的这间石室已经足够让我震惊了。整个石室安放着不同形制的炉子,和各种各样的器具,如果不考虑眼前设备的古老程度,我把我眼前的石室称之为实验室一点不为过,如果考虑这是几百年前的东西,那我就把它称之为炼丹房。尤其是最大的那个炉子,上面还刻着龙虎丹台几个篆字。
我对炼丹这事一无所知,看不出来什么,便往左侧石室走去,这间屋子面积稍小,却没什么多余的东西,只有放着一座黄铜浇铸的平台,平台上上面布满的凹坑,有点像现在的模具,有些凹坑里还放着各种不同的药丸,我一眼就认出了其中的尸鳖丸,皱了皱眉,我实在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去理解这件事了,默然愣了一阵,却没有任何头绪,只能再到下个房间去看看有没有线索。
没想到进了右石室,却更是错愕,瞬间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揉了揉眼睛,仔细打量着眼前的一切,没错啊,这是很普通的明代书房的格局,只是布置得很是素朴,一条黄花梨的书案,笔墨纸砚整整齐齐的摆放其上,书案左侧有一个石榻,石榻旁放着个立式香炉,墙壁上还挂古琴。右侧则是书架,上面放满了书籍。东西都很普通,只是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墓室里。难道我们吴家逝去的先人有在墓里看书的需求吗?这也太上进点了吧。正当我满脑袋胡思乱想之际,一眼看见了书案上有一本摊开的册子,好像还有字迹,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墓室的主人难道留有遗言?心里一这么想,脚下就不由自主的移了过去。
毕竟是几百年前的东西,我很谨慎的用手指碰了碰,哦,没碎,而且居然还可以翻阅,看来这纸是特制的,端详了一下,发现纸张中隐隐透着金属的光泽,我小心将整册拿起来放在手里掂了掂,顿时明白了,这纸应该是某种植物纤维混了金线压制而成,难怪不会碎,祖上还真有钱人啊,只是我心里忽然很微妙动了一下,用这么特殊的纸难道有什么重要的话要留下来。
略一迟疑,小心的翻开了第一页,假如此刻我面前有面镜子,我一定会发现我就像个面部神经麻痹的病人一样,表情极具扭曲的僵硬在那里。
因为那扉页上赫然写着,寿终录遗书以示吴氏后人,汪藏海。
汪藏海,汪藏海……。。这个名字就像山谷中的回音在我脑海中盘旋,以至于我一屁股就跌坐在书案后的圈椅上,好在椅子历经数百年,依然很结实。
心里狂躁得像有五百只粽子在齐步走,让人有种喘不上气的感觉,我抓住自己的胸口,极力想让自己平静下来,但是没用,手抖得厉害,没办法再接着翻阅眼前的册子。我只能闭上了眼睛,不断的深呼吸。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胸腔里的震动终于平息了下去,我数了数自己的脉搏,还好,略快,但是已经在正常范围内,这才伸手接着翻阅眼前的册子。
看着看着,我才明白,原来汪藏海是从小从我们吴家过继给汪家,他本是吴家的后人,只因他亲爹和他养父是拜把子兄弟,养父又没孩子,而他本家兄弟四个,才把最小的他过继给汪家的。我心想怪不得没听过自己家族的人谈论过什么牛逼的人物,他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能算是吴家人了,即使血缘关系上有联系。
册子不薄,中间有一部分是我粗略的看了一下,是类似于某种营造法式的内容还有图解,汪藏海是一代建筑大师,有这部分内容实在太正常不过,但这部分不是短时间能看懂的,我略了过去,接着看,没想到接下来的我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