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隆万氏进金库 > 1072西南

1072西南(第1/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恶霸将军的精神小夫郎回到明朝做塞王寒门第一枭臣救命,我不要在快穿界打工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原神:带着提瓦特人玩我的世界开封奇案之牛周探案心声被偷听,妖狐爆改木叶团宠!开局提瓦特窃取诸天万界大宋异姓王","copyright":"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从海贼王开始的诸天交易嬴政失眠,熊孩子讲荆轲刺秦哄睡谋明1630逍遥四合院,我有一座农场有一个传奇春秋吴国我在名着世界谈恋爱时光之轮:光绪帝的逆袭残明,山海乱

第983章1072西南

张居正并没有一口答应魏广德的提议,先拿下吕宋的部分地区,而是要通过部议来决定建议的可行性。

魏广德也不气恼,此事确实很大,可以说开大门百年历史先河。

作为首辅,谨慎些似乎没毛病。

从张居正值房出来,魏广德就继续自己的工作,批阅送来的奏疏,暂时将此事放下。

至于拟章程,他打算晚上回去,好好想想再说。

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大堂,此时云南巡抚王凝正一脸严肃的呆在这里,他不时在屋里来回踱步,充分表现出此刻他内心的紧张。

王凝,字道甫,湖广宜城县人,和张居正是老乡。

同时,他也是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和魏广德是同年,这也是魏广德在张居正提出调离云南官员时没有反对的原因。

好吧,只能说他运气是真的好,和当朝首辅、次辅都能拉上关系。

至于王凝其人,魏广德也从锦衣卫处知道他在云南的一些情况,貌似王凝在云南风评不好。

其实想想也对,要真和张居正、魏广德关系亲密,又怎么会被派到云南做官,虽然官至巡抚,品级不低。

这样的位置,往往也是照顾一些关系户,或者打发人的差事儿,所以品级给的高,但实际利益却未必好。

其中,关系和王凝最为糟糕的,莫属姚安知府李贽。

说起李贽,也不得不说算得上大明一个奇人,他于明世宗嘉靖六年十月出生于福建泉州府,其祖先是元朝以后迁来福建。

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教,不受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

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

李贽早年家贫,跟随教书谋生的父亲识字读书,二十二岁中秀才,二十六岁中举人,之后会试无果,以举人身份入仕途,历任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而现在为姚安知府。

李贽在文学方面提出的“童心说”,强调真心,创作要“绝假还真”,反对当时风行的“摹古”文风,这一倾向亦对晚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李贽深受“阳明学”支流“泰州学派”影响,且以“异端”自居。

针对当时官学和知识阶层独奉儒家程朱理学为权威的情况,贬斥程朱理学为伪道学,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诗文多抨击前七子、后七子复古之主张,认为《西厢记》《水浒传》就是“古今至文”,公安派三袁兄弟受其影响较深。

晚年颇好史学,据历代正史纂《藏书》,又广泛收集明代资料撰写《续藏书》,对传统史学观点有所突破。

李贽对被封建统治者奉为金科玉律的儒家经典和孔孟之学进行抨击,对儒家经典的《六经》《论语》《孟子》表示了极大的轻蔑,认为这些不都是圣人之言,是经过后人吹捧拔高形成的,不能当做万年不变的真理。

这些著作是当时懵懂弟子,迂阔门徒随笔记录,大半非圣人之言,即使是圣人之言,也只是一时所发之药石,不能成为“万事之言论”。

在《焚书·赞刘谐》及《续焚书》的《圣教小引》《题孔子像于芝佛院》等文中,他以戏谑嘲讽的笔调贬低孔子,这在尊孔子为至圣先师的时代,是一种大胆的举动。

他认为孔子并非圣人,孔子没什么了不起的,人人都是圣人,没必要一定要去学孔子,这就把孔子从至高无上的圣人地位上拉下来了。

如果一定要将孔子奉为偶像,言行举动都学孔子,那就是一种丑态了。

李贽否认儒家的正统地位,否定孔孟学说是“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认为不能将其当做教条而随便套用。

《六经》《论语》《孟子》“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李贽对孔子及孔孟之道的批判确已达到了“非圣无法”的地步。

这让他成为明晚期有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或许也正是因为他离经叛道,所以科举之路才会断绝在会试。

李贽在姚安虽政绩斐然,但因为其思想不合常理,所以遭到来自上司的打击和排挤,为当时的社会权贵所不容。

目录
傲世擒天剑魔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