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军队让翟国去攻打郑国。
大臣富辰劝谏襄王说:“周东迁的时候,借的是晋国和郑国的力量。子颓叛乱,又是依郑国得以平定,如今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怨恨就攻打它,说不过去吧!”
襄王不听劝阻。
十五年(前637),襄王派翟国的军队前去攻打了郑国。
因为翟国替周襄王伐郑,周襄王十分感激,于是承诺封翟国国君的女儿为王后。
又是这个富辰进谏说:“郑文公姓姬您也姓姬你们才是一家人啊,您又受过郑国的好处,您怎么能和一个外人亲近不和自己人亲近呢?”
周襄王还是没有听。
他想:“什么外人内人,谁对我好,谁就是自己人!”
可见,越是亲近的人之间越是容易引起纠纷,越是兄弟越是容易打仗。
就象现在台湾的*和*。明明和大陆是一奶同胞,却老死不相往来,打死不肯承认双方的亲戚关系。宁可相信曾经侵略过他的日本也不相信大陆的诚意。
为啥?为利呗!起码短期内日本可以给他带来好处,能让他当总统。今后的事情,管他呢!子孙自有子孙福嘛!子孙后代的事情才不是他们所考虑的!
作了周朝王后的翟国公主,仗着翟国曾经帮助过周朝,骄横傲慢无比。不但不让周襄王到处沾花惹草,到得后来,竟然连他原来的妃子也不让接近!这让周襄王十分生气。
十六年(前636),因翟后过于傲慢,周襄王忍无可忍废了翟后。
翟国不干了,周朝的王后是我们的女儿,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凭什么你说立就立,说废就废啊?
翟国果然起兵,攻打周朝。
那个屡次劝谏周襄王的富辰说:“我屡次劝谏君王,君王都不听,如今到了这个局面,我若不出去迎战,君王可能会以为我在怨恨他吧!”
于是就带领着他的属众出城与翟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但双方毕竟实力悬殊,富辰带领守军左冲右突,终是无法冲出翟军的重围。英勇的富辰目眦尽裂,身被数十处创伤,鲜血流尽而死。
富辰战死后,周襄王失去了唯一的能征惯战的忠臣。
周朝的王太后,襄王的母亲惠后一直想让她所钟爱的儿子叔带为王,见惠王最终选择了襄王一直愤愤不平。今见翟国来伐,心想,这正是废去周襄王,立叔带为王的大好时机。
于是派人来到翟国大营,面见翟君,对翟君说:“如果你们答应攻克周朝后让叔带为周王,我们就给你们打开城门,配合你们把周襄王赶走。叔带为王后还会立你们翟女为后。”
翟君答应。
于是来人给翟国做向导,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终于把周襄王赶出了周朝。
逃出周朝的周襄王,四顾无亲,茫然无措,失魂落魄,眼见从万人敬仰的周王流落到如此境地,不禁放声大哭。
这时和周王一起逃出的身边的大臣说话了:“我们不如逃到郑国,暂且安身,等时机到后再图东山再起。”
周襄王说:“想我周王室多次对不住郑国,郑国恨不得看我笑话,又怎能收留?”
这大臣说:“郑国和我王室同为姬姓,本是同家。文公又宽宏大量,数次临危救驾。焉见这次见死不救?”
周襄王想想也是,况且他也是在无处可去。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郑国。面见郑文公。
见到郑文公后,周襄王羞愧无地,赧赧自语,恨不得钻到地缝里。
好在郑文公的确宽宏大度,并没有穷追到底。哈哈一笑打发过去。
于是周襄王就住在了郑国。郑国把他安置在氾(fán,凡)邑。
周襄王逃走以后,叔带被周惠后立为周王,并且按照和翟国的约定,娶了襄王黜的翟后,和她一起住在温邑。
十七年(前635),晋国已经十分强大。于是襄王向晋国求救。
晋文公出兵把襄王护送回朝,杀死了叔带。
襄王就赐给晋文公玉珪、香酒、弓箭,让他担任诸侯的首领,并把河内的地盘赐给晋国。
二十年(前632),晋文公召见襄王,襄王前往河阳、践土与他相会,晋文公便广发邀请帖,名义上是邀请各路诸侯朝见周王。实际上是朝拜他自己。
可见这晋文公并没有齐国对周襄王客气——齐桓公虽内心里瞧不起周王,但在礼节上还是把他当作上级。
晋文公就不同了,他直接把周襄王当作下属召见了过去!人在屋檐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