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1/4 页)
“敢对我指手划脚,你真是活腻味,外交官了不起啊,如果明天你还是外交官,我杨洪森辞职不干去美国。”说着走过去又踹了滕田一兵卫,跺地滕田一兵卫嗷嗷之叫。
杨洪森整理了一下发型,“谷康昭夫先生,你就自己看着办,这次我给你面子,下次,我不想再有下次。”
看着办公室内的中方工作人员大声问道,“刚才谁看到我打人了。”
“没有。”
“很好,收队。”
谷康昭夫坐在这里感觉自己好像正在面对着“黑龙会”的老大。不久之后滕田一兵卫被解职调回了国内,而谷康昭夫更是被小小地警告了一下,这把谷康昭夫吓了一跳,他一直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对于那些不断上访的日本商人,谷康昭夫告诫他们本本分分做生意,赚他们应该赚的钱。可是本本分分的做生意,哪能赚到什么钱。
南方的水远比北方的池子深,至于其中的内情不是谷康昭夫可以了解的。
可是这种事传到孙中山的耳朵里就不一样,杨洪森对日本人的无理要求,据理力争,直到挥舞拳头,并且迫使日本政府将无礼的外交人员撤职查办。这可真是一件让惊奇的事情,这让孙中山对杨洪森的评价又高了几份。孙中山的警卫对杨洪森这个外表有些冷的将军极为敬佩,这可是连日本外交官都敢打的牛人,这事在坊间被传的更邪乎。
第十六章 火车票
杨洪森很讨厌这种谣言,因为这些不实之词将会严重破坏日中友好的关系,对于杨洪森来说日本是他的重要客户之一,让这些客户满意正是他们这些商人最高尚地追求。
顾问委员谭延辏Ы邮苣暇┚����蔚H魏�鲜〕ぃ�劣诰�ㄑ詈樯�遣换嵊伤�绦�瓶亍�
消灭军阀割据首先要加强中央的集权,将地方上的用财权、人事权抓在手。其次就是加强党对军队进行控制,从而将割据根除。
原湖南都督汤芗铭调入南京军政府担任顾问委员,杨洪森没有赋予他实际的权利,但却给了他一很多的头衔。
两湖被杨洪森收入囊中,两地土改运动也随之展开。相对于湖南的土改,湖北对土改更为迫切,土改运动受到两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轰轰烈烈地土改运动开始后,那些分到土地的百姓们怀着极大的热情从事着生产劳动,为了支持军政府,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响应号召踊跃参军。
中国革命的基础在什么地方?不是在上海、南京这样的大城市,而是广大的农村,城市内的工人无异是这场革命的中间力量,而像杨洪森这样的不法资本家则充当起决策者的角色。
合并改组后的国民党,不管是势力还是实力都是空前的强大。
杨洪森成为了党内了二号人物,孙中山将其作为接班人培养。
杨洪森在党内拥有着“偏执狂”的称号。
孙中山在中国推行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内阁采取元首制,而杨洪森是其最坚决的支持者和拥护者。议会中反对声音不小,但是在占有70%议席的国民党人面前,这些反对声根本不能阻止议案的通过。
杨洪森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再一次重申孙中山的对党、对国家的绝对领导地位。他那“偏执狂”似的演讲得到了党内大多数同志的支持。
第一个喊出“我的元首”的是杨洪森,不仅如此,杨洪森还无耻喊出了“我的父亲。”
“国父”称号在这个时候得到广泛地认同。
在南京,二十万人的大游行让西方各国大为震动,到处是红色的海洋,在这座古老的南京城中只能听到孙中山一个人的声音。
孙中山+杨洪森=?
没有人回答出最后的答案。
南方的消息进一步刺激了袁世凯的病情,他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大陷已到,袁克定根本无法应对如今场面,不过他仍打着小算盘,准备抬出自己的好友徐世昌,让他做过渡,但是徐世凯是何等人物,自然不会趟浑水,他只好回过头请段祺瑞出山,段祺瑞等了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在这年的寒冷冬季,袁世凯带着那颗寒透的心,悄然离去。
与袁家大宅内的一片哭声相比,北洋新政府班子却热火朝天地起炉了。
南北的局势,任谁也看的清楚。现在南方势力很强劲,这里面的关键人物就是杨洪森。国民党改组后,其出任南京政府陆军部长,他是南方政权的实际掌握着,滇系、桂系都是他的爪牙。单从南北的兵力而言双方相差无几,从民心、士心方面来讲南北相差甚远。南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