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1/4 页)
虽然他暂时并不能真的来,但早点拉起旗帜,聚集势力,跟李茂贞划清界面,避免李茂贞借天子诏令,让他做着做那却可以。
别人或许不能这么干,但李晔没问题,因为是他是宗室子弟,是名动天下的安王。
再者,经过汉末之后,大家对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套路已经熟悉了,没几个人还会傻乎乎的任由摆布。
倒也不是说李茂贞挟持天子就一点用都没了,效果不如从前而已。
李晔见众人眼神变幻,一副绞尽脑汁,费力揣摩李晔话中深意,想要弄清李晔的意图,并且还偶尔恍然有悟的模样,就有些想要发笑。
他还真不用康承乾等人费心揣摩他的想法。
他又不是心怀野望,行事却要顾头顾尾、一再口是心非的表示我是忠臣的枭雄,他是大唐安王,在乱世廓清宇内、匡扶社稷这件事上,还真不需要惺惺作态。
就是这件事可能会苦了康承乾等人。
他直言道:“孤王是什么人,你们心中都有数。孤王想做的,无非是维护大唐权威,保证政令畅通而已。诸位都是大唐忠臣,河东一战已经证明。想必诸位现在,也都有和孤王一样的心思。这就很好办了,你们继续做你们的节度使,此战就算朝廷不给封赏,孤王有节制山东军政的大权,该给的都可以给你们。”
说到这,他叹了口气:“孤王知道你们对大唐忠心耿耿,不会违逆孤王的政令,但是谁知道成德、义武、卢龙怎么想?孤王想做的,无非也是确认他们的忠心而已。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需要动刀动枪,那想必三位也会继续匡助孤王吧?”
李晔的意思很明白:你们日后都要听我的。我叫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得干什么,像对待朝廷政令一样,对待孤王的命令。
这就是李晔做主,众人做从的意思了,也可以理解为李晔做君,众人做臣。
如果康承乾等人答应,那么日后,他们就跟李振、刘大正等人扮演的角色没有两样。
康承乾、刘敬思、薛威三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他们当然无言,不然能说什么?
说安王你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想要收编我们?说安王你不讲义气,我们帮你平了河东,你反过来却想吞并我们?
那不是找死嘛。真当安王的修为是摆设?
跟着李晔,他们还是节度使,地位不会下降,还会得到很多恩赏,而且只要李晔发展得好,他们也大有前途。
唯一的坏处,就是从此受制于人了。
但受制于人,总比死了强。
三人不用想也知道,李晔想要杀他们,就跟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而且碾死之后都不用考虑收尸。
他们各自藩镇里那些想要巴结安王、借势上位的人,会屁颠屁颠跑过来麻利的处理后事。
乱世当道,人心叵测,大家麾下都有十万大军,那还能没一些狼子野心之辈?
康承乾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不得不起身离座,面朝坐在主位上的李晔下拜:“我等唯殿下马首是瞻,但凭殿下差遣!”
第四章 应对
平卢正在被朱温攻打,而且朱温有道门扶持,所以平卢处境并不好,一旦丢了平卢,李晔势力大损不说,威望也会大跌。毕竟,李晔自出道以来,可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失败。
而如果朱温起势,跟着李晔的这些人,就得考虑退路。
不过那是日后的事,眼下康承乾等人,并没有办法拒绝李晔。况且,如果朱温果真取代李晔,成为中原和北方的霸主,那他们还不是得俯首称臣?
投靠朱温跟投靠李晔,能有什么区别。
其实康承乾等人都清楚,李晔就算丢了平卢,也还有河东、魏博两镇,势力依旧庞大,再加上个人修为实力,至少不是他们惹得起的。
乱世有许多机会,大家都有成事的可能,但通往终点的路并不止一条。有的人趁势而起自立旗帜,但也有的人需要跟着别人征战。建功立业,荣华富贵,不一定非得自己创业。
至于随着局面变化,臣会不会成为君,那不得等时机到了再说吗?
平卢正在经历大战,李晔现在考量的,却是趁热打铁,通过威服成德、义武、卢龙的事情,来将昭义、天平、横海彻底掌控在手中。这也就意味着,他恐怕不得不两线作战。
好在他修为不错,身边的修士也不乏高阶战力,可以今天带着修士团,去青州主持一下局势,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