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1/4 页)
11
杨红不想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卧室里,因为那样的话,海燕会认为她在担心着急,那海燕也会着急的。她知道海燕这几天很忙,有考试,有报告,还有教学的事,她不想海燕为她而影响学习。她觉得彼得说得对,快乐分享,痛苦独尝。因为快乐可以拷贝、复印,一份又一份,跟多少人分享,就能拷贝、复印多少份,而原件不会有多大损失。但痛苦只能传染,传染给了别人,自己的痛苦并不能减轻,说不定反传回来,加重病情。
杨红走到厨房去,为周末教堂搞的活动烤蛋糕,做红烧排骨。海燕看见她出来,走过来跟她说话。
“你去做床上功夫吧,”杨红笑着说,“你陪着我,我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大不了的病呢。不就是几个瘤吗?网上说了,可以像挖土豆一样一个一个挖掉。”
海燕看看她,说:“好,这才像个女人,如果是他们男人,早吓趴下了。”
“为什么?”
“男人得了子宫肌瘤还不趴下?”说得两人都笑起来。
杨红自己也感到很奇怪,因为自己并不仅是外表装作平静,心情也很平静,就像在看一部小说一样,里面有个叫杨红的,被查出生了子宫肌瘤,而且可能还有卵巢癌什么的。她记得彼得以前在口语班讲到虚拟语气的时候,用了一个例句。她当时不是很懂,但最近一段时间好像慢慢开始理解了。那句话翻译成汉语就是:“像看生活一样看小说,像看小说一样看生活。”
看小说要像看生活一样,因为只有那样,你才能够投入地去体会人物的命运,为他们的命运真心地喜怒哀乐。每看一本小说,你就能体验一次生活,虽然是别人的生活,但因为你的投入,也变成了你的体验。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只能体验一次生命,但因为小说,人就可以体验多重生命,并且从这些体验中获得经验,吸取教训,从而丰富自己的生命。如果你仅仅把小说当作一个作者编出来的故事,把小说中的人物当作作者塑造出来的人物,那你是不可能有深刻的体验的,因为你从一开始就不认为那是真实的人生,你把你的重点放在作者怎么写怎么刻画上去了。那样看小说,你最多学一些写作技巧,而那往往不是作者写小说的目的。
海燕说她之所以能主持《海燕信箱》,为别人排忧解难,就是因为她看了很多小说。她说她一直到二十七八了,都还没有男朋友,还在那里“爱情可遇不可求”着,那些年,她把所有的闲暇时光都用在看小说上了。古今中外,只要找得到的,都看。她看小说尤其爱摘抄里面有关生活哲理的句子,她妈妈笑她是“抄书匠”。那些话她抄了,就不知不觉地记在心里了,也许不是记,而是理解了,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海燕说她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奇,但这些小说中的生活丰富了她的生命,使她能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那些人生的道理帮助她理解生活,领悟人生,乐观地面对挫折和打击。
看生活要像看小说一样,也就是说时不时的,你要让自己与生活拉开一段距离,仿佛是旁观者,在观察别人的生活。当你能做到这一步的时候,你就能比较平静、比较客观而且全方位地审查自己和别人,不仅看到每个人的缺点,也看到每个人的优点。不光看到一件事的正面,也看到它的反面。特别是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麻烦和痛苦的时候,与生活拉开一段距离,就是与痛苦拉开了一段距离。由于你的旁观,你能看见可恨的人与可爱的人一样,都活得不容易。可恨的人之所以成为可恨的人,也是生活造成的。隔着一段距离看可恨的人,你能更容易地理解他、原谅他。而隔着一段距离看可爱的人,你会觉得他更可爱。
人生就像一本书,人们就是书中的人物。生活分配给每个人不同的角色,但一个人物的故事迟早是要结束的,而其他的人物则会陆陆续续写出来。杨红想,这次,写生活大书的作者看中了我,特意为我这个平凡人写了个不平凡的情节,让我体验一下得癌的滋味。作者可以把我写成一个胆小怕死、哭哭啼啼、只想着自己的病痛,最后被病痛压倒而且拖累大家的女人,也可以把我写成一个勇敢坚强、不怕病痛,乐观生活、给自己周围的人带来快乐欢笑的女人。如果不管写成什么样终归是要把我写死的,那我宁愿作者把我写成后者,给大家带来欢乐。
杨红想到自己可能得了癌症,只有一个担心,就是儿子。她觉得周宁一个人是不能把儿子带好的,这段时间,他就经常打电话抱怨说儿子不怕他,总是没轻没重地乱打他。杨红觉得周宁在教育儿子的时候,没有一定之规,全看自己心情好不好。
心情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