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第1/4 页)
张满仓挠头,笑得有几分不好意思,“那王妃府上,不是要踢球赛么?可蹴鞠用的球,可都是要用猪尿泡做内胆的。这些天,就因为要做球,我们县里的猪可好卖呢,一个上等猪尿泡就能卖出一两银子。况且因王妃府上做的猪肉宴,如今这猪肉也卖得起来价了,便是送几个果子,乡亲们也是高兴着呢!”
夏珍珍这才恍然。
要说这些果子送给她,还没送给女儿让她欢喜。毕竟当母亲的,哪个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儿女懂事能干呢?
但这些果子要不要留,夏珍珍还真不好作主,便打发如意去英王府问话了。
时候不长,如意带着一包银子回来了。
“王妃说了,乡亲们的心意她领了,可这些果子她也不能白要,正好过几天她府上要办球赛用得着,便按每斤三十文买的。方才称了下,一共三千多斤呢,便是九十多两银子。王妃凑个整数,给了一百两。这钱若乡亲们不肯要,便替她捐到县衙里头,回头不管是修桥铺路,还是给县里的孩子们读书使费都使得,剩下的便替她给土地爷烧烧香火就得。另有二两银子,请张家小哥拿去请乡亲们吃顿便饭,这往来一趟,可着实辛苦了。”
要说宁芳这事办得,十分地道。
连宁怀璧回来,都不能不说一句妥当。
若宁芳收了乡亲们的心意,自然无人怪她,可别人看着这事,会不会觉得眼红?
但一旦明码标价付了钱,性质就变了。公平买卖,合情合理。
且宁芳并不是直接拿钱捐去做善事,而是交给县衙,那到时县衙要怎么用就是他们的事了。且事后乡亲们会记住的,也是县衙,朝廷的人情。
想说英王府收买人心,都找不到借口。
至于最后打赏张满仓的,也不过二两银子,真的也只够十来个人在京城下馆子里吃顿饭的。
至于宁芳私下又赏了张满仓几盒子点心布匹,那就是私人人情往来,与这几车果子无关了。
所以宁怀璧也觉得女儿这事办得既不张扬,又不小气,分寸拿捏得十分精道。
至于夏珍珍后来又说起,念葭请了张满仓去帮着看果树,还有薛谢二家合伙买地啥啥的,宁怀璧都不怎么留意。
反是宁四娘提了一句,“我看谢探花买地多半是给润娘做嫁妆,咱家如今田地还不着急,只是宅子,要不要买两个给孩子们预备着?”
其实此事夏珍珍早就有心,却不好提。
毕竟两房还未分家,她私下置产置地的,岂不白白便宜大房?横竖她的嫁妆已经尽够了,留给三个女儿不成问题,所以总没吱声。
她为人并不小气,但也有自己的私心。公中的产业,她可以让堂侄堂侄女们占些便宜,但自己的嫁妆,肯定还是给三个丫头更多些。
一个当娘的,如果为了贴补亲戚,便损害到自已孩子的利益,那不是无私,而是脑子进水,里外不分了。
至于两个儿子,家里会给他们提供最好的资源,但他们的功名富贵要靠自己搏去。
所以除了公中的产业,夏珍珍可不打算贴补太多。
富养闺女穷养儿,这是她和宁怀璧一致的看法。
女孩儿不上进,还可以说是随遇而安,男孩儿若失了上进心,那就是个啃老的废物了。
所以安哥儿顺哥儿自小都知道这些,也不与姐妹们争。如今埋头用功,很是努力。
但宁四娘身为祖母,考虑得未免多些。
如今一大家子寄居在公主府,可等到安哥儿顺哥儿长大成亲,难道还能寄居在此?京城的宅子可比田地更加难买。别看两个孩子还不大,但也得细心查访着了。
宁怀璧却有不同考虑,可一时之间又不便和母亲细说,只说知道了,便岔开了话题。
等到晚上,夏珍珍才悄悄问丈夫是个怎样打算。
宁怀璧叹了口气,“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母亲是想着我入了户部,便想着买个宅子长久安稳下来。可万一哪天一道圣旨,发到外地怎办?故此我看这宅子田地倒是都不必着急。你若有钱,倒不如给几个孩子攒些产业。如今茵儿她们做的那点心铺子就很好,剩下两个哥儿也可弄上一个。”
夏珍珍明白了,丈夫这也是怕了宁怀瑜,有钱宁可给孩子们捏着。到时就说是孩子们的小产业,当大伯的未必好意思来争。否则若置成宅子田地这样显眼之物,定会算在公中产业里,日后分家可就难说了。
主意是不错,可要做什么呢?
夏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