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英雄过界(第1/2 页)
在仪征县城的深处,知县独坐书房,气氛被凝固的寂静和庄重所笼罩。他身着庄重的官服,腰背挺直,宛如一座静默的山峰,坚定且不可动摇。笔尖在宣纸上轻轻划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每个字都似他心中的涟漪,深沉而有力。
齐良的口供,在知县的笔下,被逐一雕琢成坚硬的文字,它们犹如铁石般坚固,无法撼动。每一个字都凝聚着知县的智慧与决断,每一句话都承载着正义的力量。
窗外,夜色如浓墨般铺洒,深沉且厚重。月光在云层间穿梭,洒下斑驳的银光,给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烛火在夜风的轻抚下摇曳,光影摇曳,映照出知县紧锁的眉头和深邃的眼神。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难以名状的紧张与坚定,仿佛正在与无形的黑暗势力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他的心跳与烛光一同跳动,他的呼吸与夜风共舞,他的思绪在这寂静的夜晚中飞速运转,寻找着真相的线索。
书房之内,静谧得只剩下笔尖在宣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细致而专注。知县沉浸在书写的世界中,每一个字都如同石匠的凿击,坚定而深刻,它们跃然纸上,带着千钧之力,直戳人心。终于,他完成了最后一个字的勾勒,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压在肩头的万斤巨石。
他迅速拿起那枚沉甸甸的官印,毫不犹豫地盖在文书之上。那鲜红的印迹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尤为醒目,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瞬间点亮了整个书房。
紧接着,他果断地命令手下:“速速备马,将此文书连夜送往总督府,不得有误!”马蹄声在寂静的夜晚中回荡,犹如战鼓擂动,催人奋进。与此同时,另一份密令也在夜色中悄然传递,全县的捕快们如同被唤醒的猛虎,纷纷出动,誓要将那大盗的踪迹一网打尽。
数日之后,夜幕再次降临,仪征县衙却变得异常忙碌。一封又一封加急公文如同雪片般飞来,它们在空中翻飞,如同被狂风卷起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入知县的手中。这些公文来自抚院、按察、布政等上司,它们的内容都指向了同一个人——反叛的罗灿与大盗金辉、杨春三人。每一份公文都如同冰冷的剑尖,直指这三人的罪行,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和力量。
知县在灯下仔细阅读着这些公文,脸上的神色愈发凝重。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不仅关乎到自己的前程,更牵动着整个仪征县的安危。他不敢有丝毫的迟疑和疏忽,立即召集了手下的幕僚和衙役,连夜商议对策。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权衡利弊,知县最终做出了决定。他亲自前往南京,面见总督沈廷华,将此事详细禀报。他知道,只有得到总督的支持和协助,才能在这场风波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沈廷华的府邸深处,灯火璀璨,如同白昼般明亮,映照出大堂之上的庄重与肃穆。烛影婆娑,随风摇曳,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不安。突然,夜色被急促的脚步声打破,知县的身影如疾风般出现在门口,他的面色沉如铁铅,步履匆匆,仿佛身负千钧重担。
知县踏入大堂,即刻躬身行礼,双手奉上一封上峰公文。那公文被他手中的汗水微微浸湿,沉甸甸的,似乎承载着无数人的命运与期望。沈廷华端坐在堂上,目光如炬,他接过公文,指尖轻轻划过封皮,仿佛能感受到那无形的压力与责任。
沈廷华缓缓打开公文,目光快速扫过字里行间,眉头微微蹙起,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然而,这光芒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自信而坚定的微笑。他抬起头,对知县说道:“此事无妨,贵县只需告知众人,人是本督提来候审的便是。此事虽关系重大,但本督自有主张。若有人议论纷纷,一切后果自有本督承担。”
知县听闻此言,心中稍安。他深知沈廷华的智谋与胆识,此刻听到他如此镇定自若的言辞,心中的重担似乎轻了几分。他再次躬身行礼,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随后,他转身离开大堂,匆匆返回仪征,按照沈廷华的指示行文回复各上司。
与此同时,扬州城内的卢龙家也灯火通明。众位英雄身披战袍,铠甲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宛如夜空中的流星,即将划破沉寂的黑暗。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心中燃烧着对正义的渴望与追求。卢家宅邸的大门前,骏马嘶鸣,铁蹄踏地,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征程而振奋与欢呼。
一声震天的号令,众英雄纷纷跃上骏马,他们的身影如同出鞘的利剑,划破天际,直指北方的阴霾。马蹄踏地,犹如雷霆滚滚,卷起一片尘烟,他们疾驰而过,穿越了扬州的锦绣繁华,越过了广袤无垠的荒凉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