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家和故乡是两个概念。”
“怎么会呢?回家不就是回故乡吗?”
“你是城里人,你不会理解的。”
“只是以个小县城而已。”
“那都不同,城里这么多人,你在外面好或者坏是没人关心的,但我们那里就不一样,只有那么几百个人住着,如果你在外面混得一无所有的话,你回到那,里面对的只是人们的冷嘲热讽。”
“你可以不用理他们啊。”
“因为只有那么几张脸,你不得不面对。”
“那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混得很出色的。”
我笑了笑说道:“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其实农村人的想法也很简单,只要你有个正式工作就行。”
她也笑了笑说道:“那代表你吃‘皇粮’了。”
我点了点头说:“是啊,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要吃上‘皇粮’,那样就可以衣食无忧了,所谓‘生是国家人,死是国家鬼’嘛。”“也就是‘生有所养,老有所终’的意思。”
“其实这社会只要有钱就啥都不用担心的。”她笑着说道。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顿了顿我若有所思地说道:“其实农村出来的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对钱都持有一种很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持有一种轻视鄙薄的态度,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为之折腰。”
“那你呢?”
“我不是从小就到城里来读书的嘛,所以和你想的是一样的。”我笑着说道。
“我家还算有钱的,那你娶我吧?我以后给你生个儿子改名叫易鲲鹏,取自‘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的意思,这样大气,适合做男生的名字。”
“土哩吧叽的。”我说。
“那取名为易邕吧。‘邕’是和睦的意思,而且唐代一个大书法家叫李邕。”
我笑了笑问道,“那如果是女生呢?”
“那改名为易秋离。”
“哎,你家为什么改名都带一个‘秋’字?”
“你猜我奶奶叫什么名字?”
我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叫‘叶秋’。”她笑着说道,“其实从我奶奶这辈儿开始才带一个秋字,听说我爸小时候比较淘气,那时我爷爷又常年在外,我奶奶希望我小姑乖乖地听她的话,就给她改名为叶知秋。”
我笑了笑说道:“我以前还一直以为是‘一叶知秋’的意思。”
“怎么会呢?我奶奶没文化,瞎蒙的。”
“那你的名字呢?”我接着问道。
“我爸爸觉得我小姑这名字还不错,就给我改名为‘陆秋歌’,有可能是因为他比较喜欢读李白的诗的原因,当然或许重要的是他想把这‘秋’字传承下去。”她看着我笑了笑后说道,“不过这‘秋’字不好。”
“怎么不好?秋天富有诗意啊。”我说。
“‘自古逢秋悲寂寥’嘛。”
“那你还改名为易秋离?那岂不更惨?”
“我是没机会改了,但自会有人改的。”
“你什么意思?”我问。
“那干脆改为易不悔吧?”她岔开了话题说道。
我白了她一眼说道:“你他妈金庸的小说看多了吧?”
当时我并没有追问她为什么努力地给我的孩子取着名字,我以为她只是一句玩笑话,但直到后来的某一天,我明白了她当时的意图。
那天我们沿着小岩关一直往上爬,待到达山顶时天色已近黄昏,我们穿过尼姑庵的大堂后就到了后院,凭栏往下看,陡峭的悬崖似剑一样,下面是波涛汹涌的乌江,夕阳正从白洋凹的那一边慢慢地往下滑去,对面就是千佛洞。我想起了我与叶知秋一起游玩千佛洞时的情景,我突然有一种想从上面跳下去的冲动,我不知不觉地越过栏杆,站在了悬崖边上,默默地望着山脚下的江水出神。
突然我感觉自己的两边手臂被人抓着往后拽,我回头一看,原来陆秋歌和一个小尼姑正使劲地拽着我的手。
“你干什么你?”陆秋歌对着我问道,她见我翻过了栏杆,赶忙就偷偷地跑进庵里叫了个尼姑过来帮忙拽住我。
看着她们那惊讶的表情,我笑了笑说道:“没什么,我只是想走出来看一下。”
待我跨过栏杆走回后院后,她使劲地往我的胸膛上捶了一下,很生气地说道:“你想死啊。”
我笑着看了她一眼说:“怕什么呢?死不了。”
“阿弥托福,佛法